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刺激陷入困局
Voice of America
随着美国在内的西方经济体近日大幅加息,专注于刺激疫情后经济增长的中国陷入两难。分析认为,中国政府推动增长的货币和财政手段受到更大局限,而中国的经济前景也变得更加不明朗。
美联储上周将基准利率再次上调75个基点,距离上次加息75个基点仅过去一个半月。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也先后加息,以抗击通货膨胀,稳定中长期的经济前景。
西方各大央行还表示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据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对各国货币政策的统计,全球货币政策指数已经从今年3月的负8.7急剧上升至6月的3.99。指数数值越大表示货币政策越紧。
美联储升息意味着美元将提供更高的回报率,会吸引更多资本流入美国,这可能导致中国面临资本外流和外汇波动的风险,如果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强,将不利于中国进口行业的发展,经济增长恐面临新的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加息预期的推动下,外国机构投资者在6月持减了133亿美元的中国债券。同时,随着美元指数的不断走强,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呈现下跌趋势。
中国仍然保持货币宽松的经济政策,因为在新冠疫情的打击下,借贷利率保持较低的水平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更多地贷款,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活动,刺激整体经济的发展。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国经济前景低迷、需要经济刺激的时候,美联储加息限制了中国官方的政策施展空间。
艾西亚说:“这只会让中国央行更难在最需要的时候放松货币政策。此前公布的非常令人失望的7月PMI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中国央行要想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就需要加强资本管制,以免中美之间的收益率相差导致资本外流。”
中国央行表示正密切关注国外的货币政策收紧,并称采取了包括外汇对冲和优化外债结构等预防措施。长期以来,中国将其外汇储备保持在高于债务水平的3万亿美元以上,防止大规模资本外流引发经济动荡。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上月中旬说:“前期已经采取了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等措施进行了前瞻性应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外溢冲击。”
邹澜还强调,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国内形势驱动。他将中国的流动性描述为“保持在较合理充裕还略微偏多的水平上”,并指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