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与股市、房贷和经济“硬着陆”
BBC
有经济学家称,这么做是“用错误纠正错误”,不得已的举措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2022年5月19日
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并在3月和5月两次加息,其中5月加息50个基点(即0.5%)是美国自200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动作。
有经济学家称,这么做是“用错误纠正错误”,不得已的举措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美联储加息,将如何影响股市、房贷、整体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BBC中文为你逐一梳理。
股市
加息往往对股市不利。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美联储如何实现加息?实际上,美联储只要向市场抛售美元国债,就可以回收美元,当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减少时,美元的融资成本就自然上升,如此就实现了加息。
而美联储回收美元,可能会减少流入股市的资金,股市也就相应下跌。
举例而言,互相联通的几个水池,就像股市、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如果从一个水池里抽掉一部分水,其他水池的水位也会相应下降。
比如在1990年代末,美国同样经历了难以忍受的高通胀,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了加息周期,1999年6月开始,11个月间加息6次,共计1.75%。
当时美股处于高位,大量的资金涌入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在2000年3月10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达到5000点的高位,一年的时间上涨超过一倍。
加息周期,刺破了“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指数接连暴跌,之后两年被抹掉5万亿美元的市值,大量公司被清盘。
然而,现实世界的金融活动,远比理论更复杂。比如2015年12月美联储又开启一轮加息,在37个月加息9次,累计加息2.25%。这一次,股市却表现强劲,不仅修复就业市场,通胀的压力也得到缓解。
为何1999年加息会使股票大跌,2015年加息却不会?经济学家对此解释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因为1999年股市存在泡沫,而2015年则少得多;也有观点认为,2015年加息时间更长,幅度更缓,没有过度刺激市场。
就当前这个加息周期而言,美联储加息以来,股市表现不佳。道琼斯指数连续七周的周线下跌,是20年来最长的跌势;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至今下跌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