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中企“商汤”集团,中概股在港上市热潮急降温](https://gdb.voanews.com/31336F94-BB22-4055-93C8-88C7553F208D_cx0_cy10_cw0_w1200_r1.jpg)
美国制裁中企“商汤”集团,中概股在港上市热潮急降温
Voice of America
面对中国大陆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成长,加上香港交易所放宽上市规定,最近数年不少中概股纷纷回流到香港上市。不过,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商汤集团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受挫则导致“中概股”在香港上市的热潮突然降温。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的国际融资功能也受到质疑。 在美国上市不足半年的中国大陆叫车服务平台滴滴出行12月初宣布会在美股退市,转到香港挂牌。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据路透社报道,滴滴计划未来3个月内完成在香港上市,明年6月前,也就是上市不足一年,从美国退市,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滴滴出行在香港上市的决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麦萃才说:“滴滴出行是中国大陆其中一家最大的网约车软件公司,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作为中国大陆知名企业,规模、估值、乃至市值规模较大,尤其它属于科技类的公司,在香港上市会有较大的意义。”
近年科技企业盛行,尤其初创公司往往因为创办人财力有限,需要透过多轮投资引入投资者,却又担心分薄了创办人的持股,而“同股不同权”却让持股较少的创办人继续拥有控制权。
“同股不同权”促使中概股在港上市
针对这种趋势,香港从2018年开始接受创科企业以“同股不同权”方式申请上市。不过,放宽后的规定仍对企业资格有所限制,包括公司必须符合上市时市值至少须达400亿港元,或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但其最近一次经审核会计年度的收益至少10亿港元的条件。
麦萃才说:“‘同股不同权’在传统股市上市规则当中是不容许的,但是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是容许的。几年前,香港更改了部分上市的条件,容许科技或者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要上市而不选择美国的话,香港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在美中面临金融脱钩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受到中国当局阻挠。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早前发表评论说,期待滴滴出行“重整出发”,又说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结果仍未公布,滴滴需要最大程度配合审查,降低国家数据安全风险,以维持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
滴滴在美国上市后,只有挂牌最初三天股价在招股价之上,其后随着中国大陆监管部门对集团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上市不足半个月,更有25款应用程式被下架,拖累股价大部分时间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