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院外委会周三审议台湾政策法,专家称挺台象征性条文非只为戳北京眼睛
Voice of America
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预订星期三(9月14日)审议已经两度被推迟审议的《2022年台湾政策法》。上星期,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曾表明拜登行政当局对此法案部分内容“有所担忧”。有专家认为,以往行政当局经常因为担忧刺激中国而反对国会在关于台湾的立法中加入一些具有象征性的文字,但这种担忧是没有道理的,支持台湾并不表示美国只是为“戳北京眼睛”。
由参议院外委会主席鲍勃·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及预算委员会首席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共同提出的《台湾政策法》旨在强化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支持,也是对1979年《台湾关系法》的重要调整,法案包含提供台湾45亿美元安全援助、指定台湾为“主要非北约盟友”(Major non-NATO Ally)、提升派驻对方的代表性地位,以“台湾代表处”名称取代目前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并将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改称代表,同时要求此一职位必须经过参议院确认等。
白宫有担忧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星期在彭博社一个电视专访的节目预告中针对拜登政府是否支持台湾政策法的问题表示,法案中有一些条文的确能加强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援助、有效改善台湾安全,但也有部分内容“让我们感到一些关切。”
美国参议院外委会原本排定7月19日审议《2022年台湾政策法》,后来外委会主席梅嫩德斯因共和党希望有更多时间审视法案内容将法案延至8月3日审议;但8月3日又因梅嫩德斯必须处理关于北约纳入芬兰及瑞典的立法程序而再次推迟。
彭博社8月4日曾根据国会消息来源报道说,拜登政府担忧法案中关于台湾地位的强烈措辞“可能破坏美国在台湾议题上既有的平衡”,正在游说民主党议员对此案“踩刹车”。
白宫国安会发言人阿德利安·沃森(Adrienne Watson)在给彭博社的电邮中说,白宫的确对法案中一些内容感到关切。
这份电邮说:“我们的确对这个法案中一些元素感到关切,它们可能抵触并削弱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与总统的宪法权力有冲突。根据宪法,总统有权决定美国对台湾地位的立场,并决定美国与台湾的代表进行外交沟通的方式。”
一位不具名前白宫官员告诉美国之音,美国行政当局通常不会喜欢国会在关于台湾的立法中包含暗示台湾地位的象征性的内容,可以想见拜登政府对《台湾政策法》也是一样的立场。
有看法认为,推迟审议这个法案或许有助于解决白宫方面的关切,因为一些议员可能提出修正案,例如外委会成员、来自康涅狄格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的修正案在法案文字上做出一些更动,包括对审视美国“保卫台湾”策略的文字改为“遏阻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等。
象征性措施有正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