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农:俄中实施“背靠背”战略?](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1/06/id13056719-1405222051342639-600x400-600x359.jpeg)
程晓农:俄中实施“背靠背”战略?
The Epoch Times
这些今年的间谍案既反映出中共在俄罗斯谍报活动的活跃程度,也说明俄国对中共的戒心和防备丝毫不松懈,下手时绝不手软。俄国时事评论人士尼科里斯基说,俄罗斯把中共当成威胁的思维从未改变;而且,两国关系越密切,就有更多的人能感觉到双方关系中的那种潜在不信任。
现在的乌克兰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俄国十来万大军集结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实际控制区的俄方边界内。这一次两国之间的军事紧张局势,不再是俄国策动乌克兰境内的亲俄势力叛离乌克兰,而是要通过军事威胁乌克兰,向欧盟和北约施压。普京12月21日警告说,俄国准备采取“军事–技术措施”,来回应西方支持乌克兰的“不友善”行为。在东欧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向来主要关心东亚局势的华人,可能不那么了解目前乌克兰火药桶的真实含义。
大国挑起国际对抗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军事威胁来实施外交压力,其特征是有明确的外交上的目标提出来,乌克兰危机就是如此;另一种是以军事威胁进行武力有效性测试,试图迫使对方让步,发起威胁的一方其实没有外交上想达到的目的,只想在军事上攻占对方,台海危机是一个典型例子。
俄国在当前的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明确的外交目标是什么?12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提出了一份要北约及美国保障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条约草案,作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前提条件,并且限欧盟和北约1个月内做出决定。这份草案主要包括以下条款:一、北约停止对前苏联阵营国家的支持和军事合作,禁止乌克兰及其他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确认俄国与北约不将对方视为对手,和平解决所有争端并避免使用武力;美国撤回其领土之外的现有核武器。
这份文件表明,俄国是用重兵恐吓欧盟及北约,发出武力威胁警告,希望借此逼欧盟及北约做出在欧洲地区的重大让步,让欧盟撤出因几年前俄国西进乌克兰之后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的驻军,从而恢复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的国防外围圈,重新把东欧国家纳入其势力范围。普金明确提出了炮口下的外交谈判战略目标,就是要欧盟和美国签订这份协议。
乌克兰危机已成为对欧洲安全的主要威胁,俄罗斯的要挟直接威胁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由于俄罗斯提出的条约草案以军事议题为主,首当其冲的是北约,而北约背后的欧盟各国则是必须参与这场外交谈判的主角。但是,欧盟至今对普金的那份外交条约草案保持沉默;北约也不得不对事关欧洲防务和欧盟成员国安全的这件大事不理不睬。这种奇怪立场的根源在德国身上。
德国在欧盟中扮演着领袖的角色,但这个欧盟领袖国家现在却因为本国政府的失败,把欧盟乃至整个欧洲拖进了泥潭。所谓的德国政策失败,主要指默克尔政府实行的两项政策:其一,德国为了标榜左派的绿色能源方针,不断增加天然气在能源供给当中的比重;其二,为了使用天然气,德国不顾美国的反对,顽固地坚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天然气。从2017年开始,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造成了德国在能源供给上对俄罗斯形成了依赖。
德国自己把俄罗斯的能源“绞索”套在脖子上后,如今俄罗斯开始勒紧绞索,逼迫欧盟国家在国防安全上全面让步,于是德国陷入了政治、经济、国防的三重困境。俄国提出上述协议草案之后,立刻于12月21日开始降低对德国的天然气输送量,于是德国原本就极其昂贵的电价立刻跳涨25%。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由于寒冷的冬季对能源的需求不可或缺,西欧国家为了维持电力的正常供应,不得不重新启动燃油发电厂的发电机组,于是绿色能源方针不攻自破。
德国被俄罗斯的能源“绞索”卡紧脖子之际,又因为长期坚持压缩国防费用,导致军力薄弱,在军事上也无力应对俄国的军事威胁,于是就造成了德国在经济、军事、外交三方面都对俄罗斯的勒索毫无应对之策。当年川普总统警告德国,依赖俄国天然气会有严重的经济、军事、政治后果,如今一一兑现了;而德国政府1年前还在犟嘴,“如果我们所理解的主权只意味着未来我们只做华盛顿希望的事情,则我们大可不必奢谈欧洲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