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世35周年 耀邦影响今何在?](https://gdb.voanews.com/024AB93F-F29B-45A9-96AF-E33E4372B5A5_cx0_cy15_cw0_w1200_r1.jpg)
离世35周年 耀邦影响今何在?
Voice of America
2024年4月15日是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去世35周年忌日。当年他的去世引发了“八九学运”。在30多年后的今天,胡耀邦和“八九学运”的影响仍然在继续,延伸到新生代白纸运动的参与者。
“八九学运”后,中国政府在这位前领导人的去世忌日加强戒备。有人认为“白纸运动”期间江泽民去世可能也是促成解封的原因,以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点燃了影响深远的“八九学运”。
张津睿当时还没有出生,但这场运动促使他在30多年后的“白纸运动”中发挥作用。2022年底,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读书的他和其他学生站在华盛顿街头,抗议中国当局对人民的压迫。
张津睿对美国之音说,胡耀邦站在改革的一方,对学生有很多同情,这与现在的领导人形成巨大的对比。胡耀邦去世后学生自然聚集起来怀念他,期望延续改革的方针。然而八九之后,改革不但没有出现,反而还开倒车,现在的学生已经放弃从体制内求改革。
“胡耀邦这一生所做的事情肯定影响了我们现在年轻人的思考。现在学生的诉求和当时很不一样。当时反“官倒”、反腐败,还是在体制内试图运作。对于我们这一代,我们反对的是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已经很少人对从内部改变中国还抱有希望了”,他说。
张津睿认为中国政府也从胡耀邦去世引发的事件中“吸取教训”,“白纸运动”促成当局解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江泽民去世,中国政府担忧局势升级,重演1989年的事件。
他说:“江泽民死了之后,可以看到共产党很害怕人们以悼念江泽民为理由聚集起来。这就是当年胡耀邦的死亡给共产党的一个经验,一定要做出某种政策上的让步,不然对于学生群体来讲可能会升级。所以江泽民死之后没有多久,中国所有这些清零政策也都解除了。我觉得是类似的历史事件让共产党做出这个决定。”
前领导人去世 中国政府如临大敌
网络杂志《纵览中国》总编陈奎德1989年民主抗议运动期间在上海担任华东化工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和《思想家》杂志主编。他认为胡耀邦和赵紫阳主政时是中共建政70多年中最好的十年,中国政坛现在已经没有,也不大可能出现像他们这样的人物了。
胡耀邦、邓小平等人在1978年底主导的“平反冤假错案”,至1982年底平反了300多万件中共建政以后的错案,包括为文革时期受迫害致死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平反,以及为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洗刷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