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烧柴、封炕封灶?清洁取暖不能“一刀切”](https://ie--bjd--com--cn--93c36a8pd.3pco.ourwebpicvip.com/images/202112/27/61c91be3e4b0b9f5b54d8206.jpeg)
禁止烧柴、封炕封灶?清洁取暖不能“一刀切”
Beijing Daily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在推进清洁取暖工程中忽视取暖效果,甚至采取禁止烧柴、封炕封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群众挨冷受冻,引发舆论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在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稳妥推进的同时,必须保证老百姓不挨冻。正如当地群众所言,“清洁取暖改造是好事,大家都支持,但不能‘一刀切’”。随着“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的推进,个别地方暴露出的教训令人警醒。
“烧柴火都不行!不让冒烟,咱也没冒。老百姓就挺着呗,没辙!”
近期,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曝光了“山海关古城禁柴封灶致老人被冻哭”一事。报道指出,记者在12月17日中午12点来到古城西五条胡同的一名群众家,温度计显示,他家温度不到7度。
据此前报道,当地多位居民向媒体反映,近两年当地推进清洁取暖,为全面禁止烧煤、烧柴火,甚至采取了封堵炉灶等措施。虽然当地政府为推进清洁取暖集中免费配发了电暖器、电褥子,但一方面取暖效果不佳,“暖气片开了,温度也上不来”“光是炕热乎了,屋里还是冷”,另一方面24小时用电取暖成本较高,即使给予电费补贴,仍然难以承受。
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区,古城内约4300户的房产中,冬季居住的约1700户,其中集中供暖户仅有265户,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
山海关区官网显示,2019年起,古城区域开始实施“煤改电”,告别了长达数十年的燃煤取暖方式。
有群众反映,今年以来,当地环保管控升级,全区域禁止烧柴火。柴火是否属于高污染燃料?根据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高污染燃料目录》,工业废弃物和垃圾、农林剩余物、餐饮业使用的木炭等辅助性燃料均不属于目录管控范围,当地和有关部门也未发布过禁止烧柴取暖的通告。
去年12月,“山海关区古城保护发展中心”曾发布信息称,该中心“深入古城四条大街商户(企业)进行宣传教育和摸排细查,防止燃煤烧柴取暖”;今年11月,山海关区生态环境分局也指出,“要在保障百姓取暖问题的前提下,彻底解决烧柴烧炕的问题”。
事件曝光后,当地已启动整改,并对古城住户实行登记购买电水暖炕免费政策,安装户补贴约1500元。山海关区区长刘尤优表示,“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可能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有一些工作没有完全按照制定政策时的本意落实下去,造成‘一刀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