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件”|“在弹壳里撒下种子,好让春花在这里茁生”](http://img.xinmin.cn/xmwb/2021/12/NEM1_20211217_C0327009122_A3079228.jpg)
百闻不如一“件”|“在弹壳里撒下种子,好让春花在这里茁生”
Xinmin Evening News
当装着珍贵文物的箱子被缓缓打开,一枚泛着黄铜光辉的弹壳安静地躺在其中,它的身上刻着四个大字——“赠给亲人”,另有“勇士部三大队”落款。
在抗美援朝时期,这枚在战场代表着武力和杀伤力的美军炮壳弹,却被志愿军炮兵战士制作成花瓶送给慰问团同志表达感谢,如今,成为中国军民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以及美好和平的象征。今天下午,“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来到上海市园南中学和学生见面。
图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文物、志愿军战士用炮弹壳制作的花瓶,走进上海市园南中学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炮火中连结深厚情谊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苏顺顺讲解了志愿军战士用炮弹制作的花瓶背后的故事。从1951年4月起,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先后组织了3批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志愿军将士和朝鲜军民。炮弹壳花瓶上的“亲人”就是指慰问团的成员们。他们中,有军人家属代表,也有劳动模范、解放军战斗英雄,还有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工作者们。慰问团顶着炮火、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坑道和战地医院,为前线的战士们带去文艺演出,温暖了将士们的心。
前线物资紧缺,为了表达对慰问团的感谢,志愿军炮兵战士就用美军的炮弹壳刻上“花”字,做成花瓶送给慰问团的同志。它见证了中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而敌军的炮弹壳则是战利品的象征,志愿军将士们希望用像鲜花般美好的和平来回报祖国和人民。
“在弹壳里撒下种子,好让春花在这里茁生。”大屏幕上打出的这句话,“击中”了孩子们的心。六(7)班女生戴奕萱感叹:“我对于当年志愿军战士们在前线作战的艰苦感受更深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初三(3)班陆泽天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文物、学习历史和革命先辈的精神,我明确了作为青少年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