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史料再现经典范例 党史馆里重走调查研究之路
Beijing Daily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调查研究的传统和作风是一脉相承的。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一系列珍贵史料揭秘党史上调查研究的经典范例,带领观众跟随老一辈革命家的脚步,重走调查研究之路。
展览开篇,第一部分“建立中国共产党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第一展厅里,一幅油画描绘了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场景:大方桌、旧凳子,火盆里炭火烧得正旺,毛泽东坐在桌前,农民围在身边,相谈甚欢……
“油画中的场景,将一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岳解读,1926年下半年起,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也遭到党内右倾错误路线的怀疑和责难。为了回击和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在32天的时间里,他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情况。每到一地,“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所得材料不少。”
调查回来后,毛泽东在大革命中心——武汉,就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情况写报告给中共中央,并着手撰写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文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上发表。4月,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瞿秋白作序出版单行本。如今,油画《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下面的展柜里,就静静陈列着这本泛黄的书,旁边还配合展出了一只生锈的铁箱、一台漆面斑驳的座钟等珍贵历史文物,它们是当年毛泽东在武汉时使用的。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是如何提出来的?线索就在展厅里——《寻乌调查》上手写的字迹,将时间轴拉回到1930年。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江西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毛泽东抓住这个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接连开了10多天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他希望通过对寻乌的调查,大致了解赣南、闽西的基本情况。深入调研取得丰硕成果,毛泽东写出了5章39节长达8万多字的调查报告《寻乌调查》。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懂得了城市商业情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就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一个月,毛泽东根据寻乌调查以及多年调查研究的感受和经验,写出了《调查工作》。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生动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专家介绍,《调查工作》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在党内最早把“调查研究”提到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
由于战争环境,《调查工作》文稿散失。直到1957年2月,福建省上杭县茶地公社(今茶地乡)农民赖茂基将珍藏在居室泥墙中的《调查工作》石印本上交到当地政府,才使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失而复得;1959年,中央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从福建龙岩征集到它。如今,这本被当地农民小心珍藏的《调查工作》石印本,与保存它的木盒一起,在党史馆的展厅里展出。
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同年1月18日,毛泽东在主持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时讲话,要求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展厅里,一张巨幅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当年的会议会场。照片下方的一组展柜里,展示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深入各地工厂农村搞调研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