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习近平控制了国务院吗?
The Epoch Times
综上所述,习近平控制着国务院的上层人事,但并没有理顺国务院系统的人心,迄今也没有对千疮百孔的国务院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不去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只是一味政治高压,效果可能恰得其反。
之前,中共“派系共治”,党魁和总理是不同派系的,有一定的相互制衡作用。比如,坊间传闻中南海“南院与北院之争”(中共中央书记处位居南院,国务院位于北院);又如,习即使对李克强并非满意,也无法将其赶走。但是,习在“二十大”发力打破常规,三连任就如同他一人组阁,台面上清退各大派系(例如团派“团灭”),政治局是清一色习家军,还提拔没有多少政治根基的李强当总理,从而完成了最高层权力的“全掌握”。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新规则:第一,指导思想只有一个习近平“新时代”,之前惯用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全部被“清零”。前党魁江泽民已死、胡锦涛被“架走”,习近平举世再无并肩者,权力达到顶峰。
第二,2018年版规则十一章六十四条,新版缩减为八章四十三条。李强强调,国务院首先是个“政治机关”。什么意思呢?习党中央是决策者,讲究的是领导力;国务院是执行者,讲究的是执行力。过去并称的“党中央、国务院”,两者的实质关系进行了历史性的调整。新版前所未有的增加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健全和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等等内容。
第三,中共建政以来,国务院的决策重心经历了从“全体会议”到“总理办公会议+常务会议”再到“常务会议”的发展历程。新版对常务会议作了两点重大修改。其一,新增“讨论需提请党中央审议、决定的重要事项”作为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第一款。其二,减少常务会议召开的次数,由每周一次改为每月召开2至3次,如有需要可随时召开。与此同时,国务院却建立学习制度,一般两个月安排一次专题学习,学习活动由总理主持,学习主题由总理确定,“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第四,新版新增规定“国务院工作人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这些都显示李强执掌的国务院与李克强时期大不同了。但是,习近平是不是就因此完全掌控了国务院呢?未必。本文提出两点理由。
其一,从国务院领导班子看,一个总理、4个副总理、5个国务委员全是新人,没有中央政府领导经验。他们要完全驾控国务院这个工作机器,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作为一个弥补措施,各部委一把手基本都留任本职,其中,央行行长易纲、科技部长王志刚、财政部长刘昆、交通部长李小鹏四位都不是本届中央委员。显然,如何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当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更深一步的问题,则是如何收拾人心。有评论说,习近平的权力达到顶峰但权威已落到谷底,一些高层人士可能选择旁观或暂时退出,让习家军去玩,等他们玩栽了再说。人心不服,是习掌控国务院的最大障碍。什么躺平、低级红高级黑呀,不可能根除。
其二,国务院的体制问题积重难返。换总理、部长都容易,但要让国务院这部工作机器有效运转很难。为什么国务院机构改革5年就搞一次?因为早就毛病缠身,习近平没决心也没办法给祛病。举例而言,中共现行的1982年宪法,都已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了;可也是1982年制定的《国务院组织法》,到现在都无法修订。修订《国务院组织法》比修订《宪法》更难,这不是颠倒、荒唐的事吗?朱镕基、李克强都曾提出过修法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在这背后,是国家机器既得利益之强悍。比如,国务院部门和机构的数量没有限制,部门负责人副职数量超编严重,各部委司局级内设机构数量普遍过多(有的甚至超过30个),人员臃肿、三个官一个兵、效率低下。比较而言,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国家机构最精简的国家之一,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1968年至1981年间五次推行定员削减计划,总计减少14万人。而中共这些年的机构改革呢?都是打乱仗,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2023年的这次党政机构改革,也是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