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台湾政策法》的立法前景
The Epoch Times
美中综合国力对比态势的明显变化,使拜登政府完全有条件调整对华政策立场,更加积极进取,深入区分中国和中共,协助中国人民解体中共,为海协两岸共享和平、发展与繁荣创造前提,从这个角度就可视《台湾政策法》为一个良好的机会。现在的问题是,拜登政府抓住了吗?
这被视为1979年以来,最全面重整美国对台政策的法案。当前,中共对台威胁大幅提升,台海阴云密布;美、台内部在如何应对上颇有分歧,《台湾政策法》的立法前景尚存变数。本文就此做三点分析。
《台湾政策法》应属两党共识,其主要发起人分别是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议员梅南德兹(Bob Menendez)和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两人是中共的长期批评者,今年4月访问台湾后,6月即提出该法案。
现在的问题是,议员在帮台湾方面比白宫走得更远。虽然,梅南德兹强调,法案不会改变美国目前对台政策,而是更清晰传达美国协助台湾的意愿,包括在国际空间等诸多面向;但是,恰如台湾学者所称,《台湾政策法》是“最清晰的模糊”(the most clear ambiguity),“距离彻底动摇‘战略模糊’还差一小步,那一步就是把台湾主权象征推到极致。”而拜登政府仍希望维持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其中包括顾虑到中共的反应。白宫也一直在做国会的工作。
例如,9月7日,总统安全顾问沙利文公开出面说,“关于我们如何加强对台湾的安全援助,该立法中有一些内容非常有效和有力,这将改善台湾的安全。”但是,“还有其它一些内容让我们感到担忧。”9月13日,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政府正在与国会议员就该法案进行合作。
这次参议院外委会通过的《台湾政策法》版本,相比原始版本,淡化了美台关系升级的论述。例如,不再直接赋予台湾“非北约盟友(MNNA)”地位,修改为“以MNNA盟友同等待遇”;将“授权”驻美机构更名改为“建议”;不再要求美国在台协会台北负责人的任命须获参议院批准等。
即使这样,参议院外委会表决中,仍有四名民主党人和一名共和党人投票反对。在接下来的参议院全院表决和可能的众议院表决中,分歧可能会更加突出。该法案要在本届国会通过、总统签署,困难非小。
当前国会(第117届)任期为2021年1月3日—2023年1月3日;并且,国会11月8日还将举行期中选举,10月和11月有一半时间休会,开会时间有限。立法的时间压力很大。
而美国国会立法程序较长。《台湾政策法》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下一步是参院院审议;同时,也须联邦众议院支持通过;参众议两院通过的法案版本还须一致(不一致须两院协商同一版本,分别表决通过),才能送交总统签署成为正式法律;而总统亦有否决权,被否决之法案须经国会两院再分别以2/3多数通过,方能推翻总统之否决。若本届国会来不及完成立法,则届期不连续,须重走立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