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 |“老”马路 “新”消费
Xinmin Evening News
方翔/文
拿着武康大楼海盐芝士雪糕自拍一张照片,在武康大楼主题邮局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上传刚才的照片,录制一段声音,一张“有声”明信片现场可取,并可以加盖纪念邮戳,为远方的朋友送去祝福。在不少的社交媒体上,这成为了中秋小长假期间武康大楼最“火”的游玩方法之一。
图说:手里拿着与网红地标建筑造型同款的雪糕拍照成为一种新的打卡方式。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网络购物如此便利,为什么大家还愿意在上海逛街,特别是在像武康大楼所在的特色马路呢?这还要从消费与场景的关系说起。
无场景,不消费。随着消费市场的品质提升,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场景。今天所说的场景,已经从一个有形的地理概念,扩展到无形的互动形式,通过搭建平台、赋能主题、拥抱创新,让人与商品在特定区域碰撞出“火花”。就像这么多人愿意在武康大楼“打卡”,并不仅仅看中的大楼本身,而是它所折射出优雅的生活方式,而在这里消费,将自己融入这样的场景中,展现出自己的品位,引发大家的认同。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