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述评丨心同在 共江南 韶光永不负
Xinmin Evening News
图说:长三角四大晚报携手推出“待无恙,多来往,共江南”寻宋之旅
沈月明/文
过去的周末,艳阳高照,落叶缤纷,正是江南好时节。
然而彼岸的风景,越发衬出寂寥的心情。因为发生中的疫情,很多上海人自觉放慢了脚步。他们朋友圈的九宫格,是金山,是松江,是崇明。一定也有很多长三角的邻居,推迟了上海的旅行。
上海人是名副其实的“旅行控”。所以三个上海出发的女子在苏州的短途游,不过是很多上海人的日常。她们寻宋的足迹,众人惊羡,但对很多资深长三角“驴友”来说,小众的文化旅游线路,如探寻京杭大运河历史遗迹,感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徽文化之美,早已是行程表上划掉的过去。
三位女子的寻宋之旅,最让上海人感慨的,是确诊之后苏州人民的宽容和善待。当《姑苏晚报》刊出《待无恙,君再来,访苏州,探江南》,一键怒转的,有很多上海人。旋即,《钱江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姑苏晚报》联手推出“待无恙,多来往,共江南”倡议,又成坊间佳话。因为字里行间看不到抱怨,看不到责怪,只有爱和祈愿。
江南寻宋的邀约,点燃的是公众心底的温暖,是长三角人团结一致、共克疫情的信心。毋庸讳言,当疫情发生,特别是形势严峻复杂的时候,无论地方管理者还是受影响群众,会紧张,会焦虑,也会举措失当。我们都曾有过疑惑,有过失落甚至愤怒,但我们都在学习,都在进步,都在走向成熟和规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从来走在时代潮流之先的长三角人,各地的防疫手势会越来越娴熟精准,市民的心态也会越来越笃定包容。
地理相近,人文相亲的长三角人,进行中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然也包含了疫情防控方面的一体化协调,理念和方法的互相学习借鉴。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