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汽车关税撕裂盟友关系,多国酝酿反制措施
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称将对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这给全球汽车制造商带来威胁,也让美国的盟友感到愤怒,并可能会使各国与美国本已紧张的安全谈判气氛更加激烈。
美国总统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打算对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这不仅会扰乱供应链,还会在美国全球各地的盟友中加剧愤怒和疏远,增加它们采取报复措施的压力。
受新关税影响最大的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德国、墨西哥、加拿大)因特朗普团队无视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他威胁长期建立起来的安全关系的做法而感到震惊。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周三表示,特朗普加征关税是“直接攻击”。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称,关税的结果“对企业不利”,“对消费者更糟”。德国代理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表示,“欧盟现在对关税作出果断回应很重要,我们必须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美国面前退缩。”
其他领导人的反应则比较低调,暗示他们仍在考虑如何应对,除了这一轮关税外,预计4月初还会有新一轮关税。
“我们需要考虑最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的做法,”日本首相石破茂周四对国会说。“我们正在把所有选项摆到桌面上,考虑最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些关税给美国和外国的汽车制造商们都带来威胁,增加了全球贸易战的可能性。使用关税和其他措施的经济民族主义连锁反应可能导致金融和服务成本增加,抑制全球经济增长,让通货膨胀蔓延,并可能会使其他国家与美国本已紧张的安全谈判气氛更加激烈。
特朗普政府试图使用美国影响力的所有工具,包括美国的军事支持和消费市场,来获取在特朗普眼里对美国人更有利的交易。但对那些几十年来一直信任美国、把本国的经济与国防计划与华盛顿的承诺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逆转的时刻。
美国影响力长期以来建立在宣扬价值观和自由贸易带来共同财富的基础之上,如今已变得强硬,被许多分析人士称为“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批评人士认为,特朗普班子的思维方式是,美国要得到好处,就需要其他国家(包括盟友)付出代价。
“一切都是地位的竞争、或主导地位的竞争,”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家安德鲁·基德说,他把心理学融入到国际关系研究中。“我认为这是各种极端分子的特点:一切都和剥削与控制有关,不这样想就是盲目或天真。”
他还表示,其结果是,其他国家“不得不认真对待(美国)明确表达的目标,无论多么骇人听闻”。这些目标包括吞并加拿大、收购格陵兰岛、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威胁,还包括要求盟国在经济上屈服,接受削弱它们经济的关税。
负责管理27个成员国贸易政策的欧盟几个月来一直在研究必要时对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的提案。这些措施主要针对在上次大选中支持特朗普的美国选区。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的双边贸易额接近1万亿美元,因此新的关税和反制措施将对双方产生巨大影响,并大幅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