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看病住院需警惕,“认为有病”或许是心理出了问题
Beijing Daily
病例 4岁4个月的幼女,因“胸骨后疼痛、腹痛1个月,加重伴多器官痛20天”入院,自述“胸骨后反酸、疼痛,牙齿、食管、腹部等多部位均有疼痛”,住院期间常诉多器官疼痛,其母多次反映孩子髋关节痛,夜间哭叫,难以行走。但是,医生检查后无异常发现。后调查显示,患儿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4次,门诊就诊117次,2020年仅下半年便就诊24次,有时1天内就诊于两位门诊医师或连续几天反复就诊,大多选择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且存在较多重复检查。结合患儿病史特点及照顾者的行为特点,最终医生将其母诊断为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前段时间,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报道了中国大陆首例儿童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这名4岁幼女所谓的疾病表现,其实是母亲一手编造的谎言,而真正患病的是她的母亲。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理疾病,且表现隐匿,危害较大,在临床上因其知晓度较低而往往难以被医生察觉。
简单来说,“一般孟乔森综合征”是“认为自己有病”,“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则是“认为他人有病,且积极实施‘救治’”的行为。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有病,从而有迫切的就诊需求,这与孟乔森综合征的界限在哪儿?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又如何识别?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18世纪,德国有一位叫孟乔森的男爵,此人虚构了许多自己的冒险故事,如在月球上漫步、拽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升天等,其核心特点就是爱虚构、幻想。1951年,一篇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文章,首次以“孟乔森综合征”来命名一种新的疾病,患者故意制造疾病症状,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或两者兼有,前往医院门诊或住院就医,意在获得“病人”身份,常骗过医生或住过多次医院,甚至不惜手术。因为患者的症状原本就是虚构的,与那位喜欢虚构冒险经历的公爵类似,故而这种疾病以“孟乔森”命名,也被称为“求医癖”“住院癖”“佯病症”。
从发病率来看,孟乔森综合征属于罕见的心理疾病。国外最早的病例报道出现于1951年,到1968年国外累计报道仅36例。1977年,英国一位儿科医生将夸大儿童症状、人为伪造疾病状态,使儿童接受不必要检查及治疗,从而对其施加痛苦的虐待类型,称为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在国际诊断系统中,孟乔森综合征的诊断名称是做作性障碍。该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学说认为,可能与患者早年与养育者之间存在被忽视、被抛弃的不安全依恋关系有关。我国由于精神科起步相对较晚,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也较晚。据现有文献资料显示,国内最早的个案报道发表于1989年,此后接连有华西、北京两地医生发出个案报道,其中1例的提出者为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病学家南振国主任医师。截至2017年,国内孟乔森综合征累计报道有6例,国外相关病例仍时有报道。
说到能骗过医生,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但临床情况显示,这的确是事实。这类患者所描述或制造的症状非常逼真,普遍接受大量的检查及治疗,甚至以不同身份反复到多家医院就诊,但通过多方面检查均难以发现任何与其所描述症状相符合的器质性病变,给医生的诊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