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百年首钢跨越“火”与“冰”
Beijing Daily
首钢,前身是石景山钢铁厂,新中国成立前已停产,上世纪50年代于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中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中进行了承包制试点,在调整产业结构、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完成了从山到海的搬迁。进入新时代,首钢创新升级跻身世界500强,首钢老厂区的“雪飞天”见证了“双奥之城”的无上荣光,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实现了又一次崭新的飞跃。 (1)创造生产纪录 结束有铁无钢历史
首钢始建于1919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首钢还叫石景山钢铁厂。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中。
据本报1952年10月31日1版《完成全年国家生铁任务》报道,石景山钢铁厂于当年7月1日全面展开爱国主义增产节约竞赛,全体职工开动脑筋找窍门、挖潜力,提前两个月就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全年生铁任务,生铁产量也从1949年的2.6万吨猛增到34.2万多吨,比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总产量还多。
那个年代,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们劳动热情高涨,他们不但一次又一次创造了生产新纪录,还在竞赛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仅1954年第一季度,全厂就有574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767项。其中一位职工提出的建议实行后,全年能为国家增产节约5.3亿元(旧币)。(1954年5月28日《北京日报》1版,《石景山钢铁厂走上了技术革新的大道》)
当时的石景山钢铁厂虽然号称“钢铁厂”,实际上却只能炼铁不能炼钢。直到1958年,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
作为首都开展一系列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石景山钢铁厂在上世纪50年代率先进行了扩建。据本报1958年4月7日1版《石钢的速度》记载,扩建前,石景山钢铁厂有五座高炉,其中两座是中型的,三座是小型的,年产量总计40多万吨。扩建后,石景山钢铁厂增加两座大型的高炉以及炼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