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上庄无人机飞防首用4项绿色新技术
Beijing Daily
昨天,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村京西稻田上空,无人机低飞而过,稻田飞防作业正在进行。今年,海淀区在对水稻、玉米的无人机飞防作业中采用了4项最新国家级绿色防控技术,这些技术均是在北京市首次使用。
海淀区上庄镇域有1400多亩京西稻种植面积。现在正是针对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进行飞防的好时机。
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郑禾介绍,此次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飞防中采用了3项国家级绿色防控技术。比如针对螟蛾类害虫采用的生物食诱剂诱杀技术,通过提取多种植物中的单糖、多糖和植物酸,混配成具有吸引和促进成虫取食的物质,并将其包裹在高分子缓释载体中,能够在田间持续高浓度释放引诱物质,能够“集中诱杀”成虫。其他两项针对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分别是害虫信息素协同农药增效技术和多种赤眼蜂混合释放技术。
今年海淀的玉米飞防也采用了一项国家级绿色防控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缓释颗粒剂。该所副研究员梅向东介绍,通过无人机将这种生物农药颗粒剂撒施滚落到玉米喇叭口中,可以极大增加持效期,保护玉米在此时期不受迁飞性害虫危害。与传统化学农药喷雾相比,防护效果至少提高36%。
(原标题:无人机飞防首用4项绿色新技术)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颖 阎彤 摄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地震灾害类谣言以及炒作社会民生话题等方面,相关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网络生态。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依法惩处造谣传谣行为,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涉春节春运谣言影响节日氛围。1月恰逢新春佳节,个别不法分子却借机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相关谣言,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添堵”。如春运高峰期,有人散布购票、出行等谣言,声称“购买‘加速包’可优先购票”“春运路上,山东聊城隧道多车相撞14人当场遇难”“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有意制造焦虑、误导认知。又如,个别网民或自媒体捏造所谓“2025年河南许昌、辽宁锦州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消息,歪曲相关地方政府通告内容。还有网民在春节前传播“山东青岛、新疆吐鲁番等地开展‘交警全城大检查’”等旧谣,此类谣言曾在全国多地传播且相关部门已多次辟谣,别有用心者仍冒用“交警大队通知”官方口吻再次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涉地震灾害和事故谣言干扰秩序。1月,新疆、宁夏、四川、西藏等地相继发生地震,尤其是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然而,就在各方全力抢险救灾之时,个别网民和自媒体通过拼凑网上旧图“移花接木”、利用AI造图“无中生有”等种种不法手段,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担忧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谣言“西藏定日县地震遇难265人”,罔顾真相编造虚假遇难人数;网传热图“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实为AI工具创作而成,传播者有意将其与西藏定日地震关联,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山西大同发生9.6级地震”等危言耸听的涉地震谣言,以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着火”“北碚缙云山又起火”等火灾事故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恐慌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