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外的养鸭童竟成了北大高知,他经历了怎样的成长故事?
Beijing Daily
短短的寸头,怯怯的眼神,身着对襟小棉袄,脑后梳着细细的小辫儿,手里捧着一只毛茸茸的小鸭子。很多人都见过这张老照片,它由美国《LIFE》杂志记者马克·考夫曼拍摄于1947年,同系列照片中,作为鸭子坊背景的永定门城楼辨识度极高。
您也许想不到,照片上这位养鸭小男孩,长大后竟然成了北大高知。他就是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原副馆长来增禄。
他经历了怎样的成长故事?当年的美国记者是如何找到来家拍摄的?最近,80岁高龄的来增禄,为我们独家揭秘了照片背后的诸多往事。
1942年,来增禄出生在永定门外的东来记鸭子坊。那时,“鸭子来”在京城几乎人人皆知,从朝阳门、东便门,一直到广渠门、永定门和右安门外的护城河两岸,大都是东来记鸭子坊的养鸭场。来增禄告诉记者,“鸭子来”的故事要追溯到清道光年间,“一位叫来景轩的养鸭人,也就是我的太老祖,通过兴建南鸭北养专用鸭舍、母鸡孵化、雏鸭圈养、人工填喂等手法,培育出了全新的北京填鸭。”北京填鸭烤制后口感酥脆鲜嫩,一咬一流油,不仅很快走入各大饭店,而且堂而皇之地进入紫禁城,“为了吃到新鲜鸭子,御膳房为东来记鸭子坊特制龙票印章,作为其运送鸭子进宫的凭证。”
此后百年间,“鸭子来”带动了更多的养鸭人。城墙之下、护城河边成群的白鸭,一度成为老北京的一道独特风景。鲜为人知的是,北京填鸭甚至漂洋过海,走向了世界。19世纪70年代,北京填鸭就被输入美国和欧洲,此后,陆续传到日本、苏联。或许您听说过全球最大的肉鸭品牌“樱桃谷鸭”,其故乡在英国,但它最早的祖先却是中国的北京填鸭。英国人约瑟夫·尼克森正是在北京填鸭的基础上,通过遗传选择试验培育出了樱桃谷鸭。樱桃谷鸭是注册商标,这种鸭子在国外被称为“Pekin Duck”,翻译成中文就是“北京鸭”。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