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延迟表决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法案对新疆企业影响重大](https://gdb.voanews.com/01000000-0a00-0242-6a88-08dc2d7e4968_cx0_cy9_cw0_w1200_r1.jpg)
欧盟延迟表决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法案对新疆企业影响重大
Voice of America
欧盟的禁止强迫劳动法案由于部分成员国意见不合和企业的反对,投票再次在议事日程上推迟。该项法案如果通过,可能对新疆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本周欧盟成员国在达成临时性协议后仍然未能就该法案投票表决。
目前距欧洲议会大选不足百日,如此项议案不能在3月15日最后期限之前通过,则可能交给下一届议会。这项有争议的法案旨在加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禁止涉及破坏环境和强迫劳动的产品流入欧洲市场。在经过激烈反对后,经过欧盟内部各方协商,妥协后的草案放宽了对中小企业和部分行业的限制,令人权和环保团体感到失望。
这项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草案上周未能通过。由于欧洲人口大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表决中弃权,瑞典反对,该项草案所获赞成票未能达到代表至少65%欧盟人口的门槛,草案也遭到了企业界的激烈反对。
妥协的供应链法案
欧盟内部经过协调和磋商后在本周达成了修订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草案,这项法案也被称作供应链法案。这项2022年就已经提出规划的立法自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法案不光适用于公司的直接行为,而是覆盖到供应链,即非欧盟企业作为欧盟企业的供应商也需要承担义务。法案没有点名新疆,然而涉及新疆的纺织业、汽车电池和光伏产品制造将会受到影响。为争取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修订后的草案大幅放宽了监管标准,只有员工超过1000人并且年营业额达到3亿欧元的企业将受到影响。原草案则规定被监管企业规模为500人,年营业额为1.5亿欧元。修订后的草案还去除了针对高风险行业的额外措施,例如服装、农业和采矿业。在草案被否决后一周内,欧盟紧急修改了草案,这显示出欧盟立法机构意欲拯救这项岌岌可危的法案。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ía-Herrero)对美国之音表示,欧盟将会通过这项法律,然而成员国不一定有兴趣将欧盟的法律转换为自身的法律。欧盟的这项立法力度不如美国针对新疆的法律,不会给企业带来大的风险,但会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
艾西亚说:“不幸的是,我相信《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可能不会像美国的法律那样有强制力,因此风险程度会比较低,只是成本会非常高。我认为对于公司来说,要真正调查供应链是否有人权侵害,非常困难。”
居住在德国的政治学者、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大学客座教授张俊华表示,此次投票过程中,欧盟各成员国意见不统一,体现出欧盟整合不是很成功,一些国家出于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而有不同的考虑。“欧盟成员国之间在供应链问题上,在中国这方面的得失,是有不同的层面,层面最大最深的就是德国。那么肯定造成德国的工业界对供应链采取比较强硬的措施,他都要反对。”
供应链法案在制定之初,旨在加强对人权和环境的保护,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融入供应链。这项法案将监管范围延伸到了欧盟以外的第三国,供应链上的企业需遵守信息披露的义务,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不符合要求的商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罗马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LUISS Guido Carli)客座教授、政策风险咨询公司Policy Sonar的创办人佛朗切斯科·加列蒂(Francesco Galietti)指出,意大利反对该法案,体现出了梅洛尼政府政策的不一致。几天前意大利农业部长洛洛布里吉达(Francesco Lollobrigida)还在抱怨美国施压减少进口新疆番茄,美国假装关心新疆的人权,实际上想用美国番茄入侵意大利市场。
新法实施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