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长信宫灯的历史“灵感”](https://bjrbdzb--bjd--com--cn--ca49c18pd.3pco.ourwebpicvip.com/bjwb/mobile/2022/20220213/20220213_017/20220213_017_22596.jpg)
来自长信宫灯的历史“灵感”
Beijing Daily
提起“中华第一灯”,非长信宫灯莫属。
自1968年8月至9月,长信宫灯从河北满城(今属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汉墓出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形象长期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美术课本中,且两次上了邮票。1993年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长信宫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设计史的里程碑式杰作。
从科技史说,这种金属导烟灯罩解决了油灯的烟熏问题,西方直到15世纪才由著名画家达·芬奇完成类似设计,比长信宫灯晚了1600年以上;长信宫灯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复杂,以致出土后相当时期无法仿制;长信宫灯表层采用火镀金技术,即让黄金在高温下溶于水银,成银白色泥膏状金汞剂,将其涂抹在青铜器表面,再用火烤,令汞蒸发,黄金则鎏在青铜器的表面上,这也是当时领先的黑科技。
从设计史说,中国青铜器分三个阶段,即以神为本、以礼仪为本和以人为本。长信宫灯除环保理念外,灯光亮度及照射方位可调节,可拆卸为6件,便于内部清洁,在高度上也考虑了实际应用……这些以人为本的处理,体现出中国青铜设计巅峰期的水准。
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的设计灵感便来自长信宫灯,通过长信宫灯,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虽然长信宫灯名声远播,但它最初的主人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战国时早已有专门灯具
长信宫灯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分成6件,放在角落中。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