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宋朝命运之战,高梁河是这样来的
Beijing Daily
现在西直门外的南长河,曾经是古高梁河河道。高梁河的名字最早见载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当时为永定河干流之一。古高梁河有东、西两段河道,西段河道从永定河出山后在石景山附近分出一个支流,之后因永定河南移,这一河道渐渐淤积。古高梁河东段在今紫竹院处,从紫竹院流出后向东经过高梁桥,经西直门到德胜门后流入护城河。如今,紫竹院至高梁桥长河段是目前仅存的一段高梁河河道。
高梁河发源于紫竹院平地泉,对于这一说法,有些人并不认同,认为紫竹院的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挖的人工湖,现在的公园找寻不到泉眼,又何来有平地泉之说?
笔者认为高梁河源自紫竹院平地泉的说法是可靠的。历史上的北京平原,由永定河、潮白河两大水系形成的冲洪积扇堆积而成,北京城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脊部,地下潜水水位较高。当时潜水溢出带周围形成众多天然湖泊、地表泉和湿地,紫竹院平地泉也是其中之一,它们共同成为京城水源的重要补给。
紫竹院水系可追溯至距今四千年前到两千年前,当时的永定河从紫竹院流过,高梁河当时是永定河支流,属于永定河水系。那时的紫竹院一片河间洼地,地域内泉眼丰富。由此推论,随着永定河河道南移,东汉以后,紫竹院水域成为了古高梁河的源地,这也印证了郦道元《水经注》中紫竹院附近“平地泉东注”高梁河的记载。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也曾认可古高梁河源于紫竹院平地泉的说法。只是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地下潜水已迅速下降,紫竹院平地泉和其它一些地表泉、湖泊也渐渐消失不见。
高梁河的名字是何时有的呢?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那时高梁河是蓟城外一条大河。三国时期有关于高梁河信息的碑记,讲述曹魏镇北将军刘靖镇守蓟城,为了更多储备军粮,修筑了“戾陵堰—车厢渠”水利工程。由此将石景山和四平山之间的缺口处凿穿,向东开凿了一条水渠,贯通到紫竹院以接济高梁河。这样可在丰水期引水东流,使高梁河水量增加,减小蓟城洪涝压力;旱季时河水倒灌,可解贫水之困,河水流域也能够灌溉四周广袤土地。景元三年(262年),樊晨奉诏重修戾陵堰,从高梁河上游开凿直通温榆河的渠道,使高梁河水道得以延伸,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车厢渠是北京地区最早的灌溉工程,或说是北京第一个水利工程。因所凿河道成长方形断面,形似古代车厢,故名“车厢渠”。郦道元《水经注》也记述有曹魏时期修建“车厢渠”流经紫竹院一事。由此坐实了那时已有高梁河河道的事实。宋代时也有关于高梁河的文献记载,那便是关乎宋朝命运的“高梁河之战”,此战宋军被辽军击败,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且在军事上开始处于劣势。
历史上的高梁河水系长久以来是北京地区重要水源。金代时,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后,大兴土木,充分利用紫竹院四周水系修建都城。由于高梁河水量小,只能勉强够百姓日常用水,难以满足水上运输的需求。统治者为解决漕运问题,增辟水源,遂开渠引西北郊玉泉山水至紫竹院,作为接济高梁河的上游,这是有关今日长河成流可追溯的最早时间。金代的水系建设既补充了紫竹院湖水量,也使更多河水源源不断流入京城,水经紫竹院后汇入白莲潭(今什刹海),初步形成今日可见的紫竹院南长河。
明清时期,高梁河一带为皇家赴西山园林风景区御用水道的必经之路。紫竹院区域依托高梁河皇家水上御道,渐渐变得繁盛起来,至今两岸还留有诸多建筑遗存。尤其是高梁桥至紫竹院一带,集中有大量名胜古迹,如万牲园(今动物园)、畅观楼、真觉寺(今五塔寺)、广源闸、万寿寺和福荫紫竹院行宫等,形成了一幅难得的运河历史图卷。
明代时,为了让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的阻挡直驶西郊,在高梁河南岸开凿了一条河汊子,以方便大船往来。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其位置就是今日的紫竹院公园。万历五年(1577年),慈圣皇太后在高梁河广源闸北岸营建万寿寺,同时兴建了紫竹院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