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入限制芯片设备出口阵营 美国完成对华合围?
BBC
新规并未指明针对中国,而是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160个国家,但中国占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规模的三成左右,占比最高。
本周,日本政府宣布限制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新规定将于7月23日正式生效。3月份日本已宣布对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新规并未指明针对中国,而是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160个国家,但中国占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规模的三成左右,占比最高。
23种出口管制设备涵盖半导体清洗、成膜、光刻、蚀刻、检测等多个环节。日本经济产业省称,此举主要为防止半导体被用作军事用途,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
中国商务部回应称,这是对出口管制措施的滥用,是对自由贸易和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背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日本的加入意味着什么
从特朗普时代,美国就开始逐步对中国进行芯片(晶片)禁运,然后进一步延伸到芯片制造设备。早在2018年,在美国要求下,荷兰已对华禁运其阿斯麦(ASML)公司生产的最先进极紫外线光刻机。
拜登上台后,谋求进一步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排除中国。白宫一位安全顾问称,以前限制芯片出口的理由是“只需要比中国领先几代”,现在是“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保持足够大的领先优势”。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艾伦(Gregory C. Allen)则认为具体策略上讲体现在四点,首先禁运用于人工智能等行业的高端芯片;禁止使用EDA软件,可阻断中国企业的芯片研发;禁运美制半导体设备,阻断中国企业在高端芯片制造的发展;禁运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阻断中国企业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的发展。
其中第一点已经实现。去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宣布对芯片出口实施新的管制。其中禁止向中国销售18纳米及以下的DRAM芯片、28层及以上的NAND闪存芯片、14纳米及以下FinFET工艺的逻辑芯片生产工具,即刻生效。
随后,禁运开始向制造设备和零件延伸。虽然最先进的极紫外线光刻机已经对华禁运,但中国还能进口应用更广泛的深紫外光刻机,而全球有能力生产深紫外光刻机的只有荷兰的阿斯麦和日本的尼康。
路透社称,美国采取措施确保企业能保持竞争优势,而这些措施要有效果,就需要日本、荷兰两个行业巨头的合作。
今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分别会晤两国首相,希望一同加强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出口管制,并安排了三方会谈敲定细节。3月份,荷兰和日本分别宣布了出口管制计划。本周,日本公布了具体时间表。
“这将破坏日本公司的市场拓展,从监管的角度讲,肯定会降低他们的竞争力,”日本大商社丸红商事的中国经济调查总监铃木贵元表示,日本国内缺乏一个足够大的芯片市场,这些出口限制对日本芯片设备制造商而言,将是一个打击。
目前,日本芯片制造设备产业规模为300亿美元左右,其中100亿美元的订单来自中国,居各个市场之首。
中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