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中小学课堂有哪些重要变化?详解来了——
Beijing Daily
今秋开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正式实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也将全面推行。届时,中小学课堂将有重要变化,原有的政治课将实现九年一体化设计,劳动课成为一门单独学科,艺术课不再是单一的美术与音乐,新入学的“小豆包”们将在游戏化、生活化的课堂中度过幼小衔接适应期。 【变化一】
政治课实现九年一体化
北京四中璞瑅学校 丁岚 李妍
这个学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开始实施。相较于2011年版课标,修订后的课标有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整合了中小学政治课教材。也就是说,原来小学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和之前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九年一体化的设计。
按照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就家庭而言,家长需要更加重视营造和谐家风,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更加关注社会的时事热点问题,积极挖掘生活中的育人资源;更加注重和孩子进行思想层面的交流与沟通,探讨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从学校层面来讲,老师会告诉学生做事的底线,教学生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标站在“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提炼了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四个不同学段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由于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不同,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也不相同。比如,就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而言,对于一至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认识国旗、国徽、党旗,知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但对于七至九年级学生来说,则要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等。
中小学政治课进行整合后,能更好地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十分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新学期,我们学校将借课程改革之风,把下半年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这一重要会议搬上政治课堂,增强孩子们的政治认同。届时,我们将发挥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尝试以六、七、八年级的小初衔接阶段学生为主要项目成员,以“迎接和学习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设计主题鲜明的项目式学习方案——二十大探究活动,从而强化全校少先队员及共青团员的政治品格,赓续红色血脉,夯实精神之本,熔铸精神之源。二十大探究活动以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为主要学习素材,计划组织学生通过搜集、阅读包括数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形式的党代会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式学习。
目前,我们学校已组织老师进行了培训和教研。项目式学习开启后,我们将借助综合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的情景、一次次生动的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种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打破不同学段课程内容设置的壁垒,实现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衔接,最终实现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学生搜集信息、阅读文本、逻辑分析、归纳输出等跨学科学习能力也将得到锻炼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