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强制接种疫苗的前世今生
BBC
在公共卫生历史上,预防许多疾病的疫苗都是强制接种的,推行了数百年之久,而且也没什么人反对。
对美国华盛顿州的弗吉尼亚·梅森方济各会医学中心(Virginia Mason Franciscan Health)来说,2021年10月18日是个重要的日子,所有职员在那天之前都必须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其他工作伙伴和病患。强制接种疫苗有可能会带来争议,尤其是医护人员极度短缺、以及对疫苗的排斥心理仍然高涨的时候。
但最后,该医学中心95%的职员都符合要求,不是接受了疫苗接种,就是有合理的免接种理由,另外有5%的职员,包括那些接种部分疫苗的职员处于停职状态。
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弗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服务的塔奇巴纳(Charleen Tachibana)表示,这么高比例的职员都符合接种新冠疫苗的要求,部分原因是“长久以来我们就有接种疫苗的要求,这已经正常化了”。
早在2004年,弗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据报成为第一个要求所有职员每年都要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医学中心。该中心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包括小组讨论、问答游戏和派对,鼓励对这项新要求进行讨论。最后,多管齐下的策略让新政策的推行非常成功,两年之内,该中心所有职员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接种率从54%增加到98%。
有了那次的经验,这次新冠疫苗接种要求的推行变得更顺利,其中一个重点是增加疫苗接种的方便性,另外,就是加强接种疫苗的沟通工作,包括举办多场信息说明会和各种语言版本的文字资料。
塔奇巴纳表示,“我们不轻易采取强制性方案,如果有清楚的科学证据表明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我们才会采取这种方式。”
弗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的案例显示,强制性疫苗对保障公共卫生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也有许多人对此怀疑并反对。人们对强制性接种新冠疫苗的态度反映了过去数百年来疫苗推行的历史,因此我们也必须了解过去强制性疫苗的经验。
强制性疫苗先例
17世纪,中国已经发现预防天花的方法。《中国中医药报》文章说,据史书记载,中国古法免疫用的是人痘,将天花患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水调和制成疫苗,裹在棉花里塞入鼻孔,12小时后取出。7天左右发热出痘,即为种痘成功。后来这种种痘法被传入欧洲和美洲,逐渐演变成针刺皮肤,最终在部分地方当局强制预防接种,例如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将军要求所有军队预防接种。
不过,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花疫苗是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 或译琴纳)发明的,用的是牛身上的病毒。因为安全性大大提高,因此逐渐开始强制性推广。1806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妹妹、卢卡和皮翁比诺公公国(位于现今意大利)的统治者埃莉萨·波拿巴(Elisa Bonaparte)下令所有人接种天花疫苗。
此外,185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强制疫苗法》(Compulsory Vaccination Act),要求所有新生儿接种天花疫苗。
强制性疫苗的推行经常会出现一种典型规律,即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人们会逐渐习惯某种疫苗的强制性规定,但一旦有新疫苗的出现,人们最初通常会排斥。
“美国从1970年代末起就已经有强制性疫苗的规定,”Gavi疫苗联盟(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的小儿科医生和流行病学家汉普顿(Lee Hampton)表示,意大利也要求儿童必须接种一系列的疫苗,包括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小儿麻痹病毒、破伤风、乙型流感嗜血杆菌、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
汉普顿表示,“规定本身没有造成什么问题,后来有些新的规定出来,人们的态度就变了。”例如要求新增乙型肝炎、炭疽病,当然还有现在的新冠疫苗。
有些强制性规定是在孩子入学前必须接种某些疫苗(例如斯洛文尼亚要求入学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者是捐赠器官之前必须接种某些疫苗,又或者在极端情况下,例如意大利要求获得儿童监护权的人必须接种某些疫苗,上述这些强制性规定不遵守的人可能会被罚款或教育权利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