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双奥之城”名片,北京加速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Beijing Daily
上个月刚闭幕的冬奥盛会,中国以冰雪为媒,迎四海宾朋。
面对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重量级外宾,北京牢牢抓住“一流服务”和“防疫安全”两个关键,以首善标准完成接待服务工作,实现了闭环下开展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和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的突破。
成绩背后,是愈发坚实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步伐。3月29日召开的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本市将充分发挥“双奥之城”独特优势,推动国际交往服务机制、功能区建设、平台打造、要素引聚、环境提升取得新突破,加速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开创新局面。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承载地
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为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承载地。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近10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北京举办,平均每年接待50余位来访外国领导人。
市政府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持续打造承载设施、丰富服务供给、优化接待环境,推动形成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求相适应、与国际交往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元首外交和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
一方面是强化承载设施等“硬”支撑。加快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功能整体提升,建设全流程主场外交承载地,提高常态化、专业化、国际化接待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城市更新、中轴线申遗保护、“博物馆之城”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特色化“国家会客厅”。支持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及新国展二、三期和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会展设施预留重大国事活动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是提升服务“软”实力。做强高端会务服务,提供高质量“北京服务”。充分利用北京古都文化、红色资源、科技优势和双奥遗产,加强重点区域环境建设,营造个性化、温馨化、国际化的接待氛围。完善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造快速对接、高效有序的运行保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