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由区政府“兜底”,让群众心里更有底](https://ie--bjd--com--cn--93c36a8pd.3pco.ourwebpicvip.com/images/202112/29/61cbb9bce4b0b9f5b55272bd.jpeg)
接诉即办由区政府“兜底”,让群众心里更有底
Beijing Daily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近日公布《12345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对于派单问题,权责明确、管辖清晰的诉求,直接派单至承办单位;无法直接派单至具体承办单位的诉求,派单至诉求所属行政区域的区人民政府。这意味着,只要是群众的诉求,再难再复杂,最后也会由区政府“兜底”。接诉即办事项由区政府兜底,并非第一次提出。在今年颁布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中,第十二条已经明确规定:无法直接派单至具体承办单位,但能够确定诉求所属行政区域的,派单至区人民政府协调办理。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单位推动诉求解决。《12345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中的这一规定,是对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落实。接诉即办具体工作中,的确会接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新矛盾、新问题、新诉求。按照单位既有的权责定位,不知道怎么派单更不清楚派给谁;可如果不派单,市民的诉求得不到反馈,就无法体现接诉即办的有效性,不能兑现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一件不派单,就难免产生破窗效应,导致很多单派不下去,助长一些单位的懒政怠政。因而,即便有些诉求不太合理,但不派单的口子不能开。群众的诉求最后由区政府兜底,群众心里才更有底,也能鞭策各级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事实上,主动治理的新问题或者共性问题,有些就是一个或几个单位不能解决,而必须有区政府兜底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意味着我们不是“全能政府”,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事情全都管。比如应当通过110、119、120、122等紧急服务热线处理的紧急事项,或者依法应当通过或者已进入诉讼、仲裁、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法定途径和已进入信访渠道办理的事项,或者超出承办单位职责范围的诉求,甚至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诉求。合理的诉求不能不派单,也必须由区政府兜底。但各接单单位也要正视诉求的合理性,不为排名、投诉等惯一些恶意投诉者的毛病。正如一位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针对接诉即办所说的:很多单位为了解决无效诉求费尽脑汁,花人力物力去满足个别人的私欲。这种风气是不好的,也是不应该提倡的。一句话,区政府兜底是为合理诉求兜底,为市民的利益兜底,谁都无权滥用这一兜底条款。 (原标题:接诉即办由区政府“兜底”,让群众心里更有底)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流程编辑:u010
本网受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委托,声明如下: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或本网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转载、使用、编辑刊登在本网上的文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联系电话:010 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