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主题创作,书写现实生活,彰显北京特色,北京文学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Beijing Daily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当代文学重镇。十年来,北京文学始终立于时代的潮头,与人民同呼共吸,与时代同频共振,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书写文化自信,塑造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关切。北京文学创作、出版的十年路,铸就了北京当代文学华彩篇章。
唱响主旋律
主题创作充满探索
脱贫攻坚、建党百年、抗击疫情……一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展现出北京文学创作、出版的强大底蕴和雄厚实力。
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接连推出解放战争题材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抗战题材长篇小说《队伍》、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长津湖》等,主题鲜明,恢弘壮丽,充分展示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
围绕脱贫攻坚,季栋梁的《西海固笔记》以文学的视角切入当地历史变迁,让读者见识了贫困的触目惊心,也领略了扶贫的荡气回肠。朱朝敏的《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从扶贫干部和扶贫对象的日常生活中探究乡村和农民命运的变迁,重点聚焦乡村的精神现场和心理现场。
围绕抗击疫情主题,一批文学精品火热出炉。作家熊育群的《第76天》,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代画卷。
值得关注的是,十年来,一批兼具思想高度与艺术水准的文艺精品,对主题写作有了新的诠释。侨批题材的长篇小说《平安批》成为写好中国故事的范本。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