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中国难题:如何执行特朗普的贸易协定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称疫情和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采购不足,所以未能履行协议中的采购承诺。尚不清楚美国是否接受这种说法。观察人士认为,贸易协定是中美关系的根基所在。
华盛顿——拜登总统在入主白宫时曾承诺对中国采取与前任不同的策略,称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伤害了美国农民与消费者,也未能解决中国的经济行为带来的重大隐忧。
但在任职近一年后,拜登所做的仍然只是确保中国履行在2020年1月的贸易协定中向特朗普总统做出的承诺。
中国距离完成协定目标预计还差得很远,即在2020年和2021年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包括能源、服务、食品和制成品。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查德·P·鲍恩追踪的数据,由于对飞机、汽车、原油和其他美国商品的购买量低于预期,到2022年底,中国仅能履行其在贸易协定承诺采购额的60%。
知情人士透露,在与美国官员的对话中,中国官员声称全球疫情、工厂停产和运输中断是导致采购不足的原因。尚不清楚拜登政府对这种说法的接受程度,也不知总统会否因中国没有履行协定承诺而对其采取行动。
该协定的文本写明,如果“发生双方都不可控的未知情况,导致一方无法及时履行其义务”,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磋商。该协定还允许美国在中国违反协议,以及两国政府无法就如何推进协定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采取“补救措施”,如加征关税。
但许多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组织一直在呼吁拜登政府降低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因为这些关税抬高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美国已对大约三分之二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在物价已经上涨之际,将关税扩大到其他商品可能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更重的负担。
在上个月与记者的讨论中,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中国的“表现并不算完美,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就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与中国接触的全部意义所在。”
“对此我们正在努力,”她还说。
这样的决策表明,拜登在接替一位享受占上风、喜爱大整数的总统时需要面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