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三绝”远近闻名,众多文人墨客驻足于此
Beijing Daily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起初规模很小,明代扩建后规模宏大。因寺内有过金代的两株形似龙状的奇松,为此也曾被称作双松寺。后院的毗卢阁内曾供奉着一尊镇寺之宝,名为窑变观音。前有双松,后有毗卢阁,再加上窑变观音,报国寺的“三绝”远近闻名,并形成报国寺特殊的文化格局,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此。
报国寺名称的由来,是从元代开始的。忽必烈统一中原后,依照旧寺的规格建了新寺,为彰显功勋,称其为报国寺。至明代初期,寺庙逐渐颓落。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遵母后之命于报国寺原基址上敕建新庙。据《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宣武卷》载:“现在庙内尚有成化二年碑。从碑文来看,寺院的兴建,是明宪宗为其母祝禧而建。有碑文:‘今即宣武门外撤旧建佛寺而新之。发内库之金以市材鸠工;不数月而告成焉……乃原圣母之志,名曰大慈仁寺,广渡僧众,俾居其中,祝禧迎贶……’这仅仅是建寺的表面理由,而其真正的建寺原因,是为周太后的弟弟吉祥而建。”寺庙建成后,孝肃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在此出家,明宪宗就把这位舅舅任命为方丈。
明代扩建后的新寺改名为慈仁寺,寺庙规模宏大,后院建有毗卢阁,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慈仁寺建筑大部分坍塌。乾隆十九年(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俗称报国寺。
走进山门,第一进院大殿面阔五间,院中东西两侧各有龟趺石碑一通。东边是明成化年间的“御制大慈仁寺碑”,记载了明代在报国寺旧址修建慈仁寺的经过。西边是清乾隆年间的“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诗曰:“彰义门旁寺,开堂久自元。增修传胜国,祝嘏为慈尊……幢石难寻址,虬松尚护门。毗卢佛见阁,祗树不妨园。顶礼观音在,传闻窑变原……”由此可见,重修时毗卢阁已倾,窑变观音等文物均存在。
清康熙年间,朝廷开科延揽人才。随之京师南城会馆云集,文人商贾荟萃。此时的报国寺曾为京城最大的庙市和花市,寺内景观精致典雅,引得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北京百科全书《宣武卷》载:“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为庙会期。”庙会时,商贩在这里摆上摊位,出售图书、文物、古玩等。
清朝之时,草桥一带盛产花卉,因报国寺离草桥不算太远,故报国寺庙会也有花市,花农们常常挑着担子来做生意。寺内的僧人也学成栽培牡丹的技巧,于是便兴起“到报国寺赏花”的风尚。清代慕昌溎在《报国寺看花》中曰:“逍遥古寺中,斜日上林顶。禅院静无声,微风弄花影。雨过野禽寂,一树碧桃冷。徘徊幽径侧,爱此芳春景。碧草满山亭,钟歇日正永。客去晚风凉,松上鹤初醒。”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在寺内设坛。清廷和“八国联军”一起围剿义和团时,报国寺被德军的炮火炸毁,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经修复。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报国寺设立军需库。1945年日寇投降后,报国寺作为国民党政府河北田赋粮食管理处所属粮库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报国寺划归粮食部和商业部使用,之后也曾归属粮食部管理。1969年,北京金属熔炼厂在报国寺内建厂,寺内庙宇等建筑一度成为该厂的生产车间、仓库等。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报国寺交付给商业部、中国商报社和中国商业出版社等单位使用。后来,使用单位筹资将工厂搬出,又投资维修报国寺。修复工程从1989年秋持续到1997年,共历时八年。修复后,为保护文物和传承文化,寺庙大院辟为“报国寺文化市场”,从1997年6月起向社会开放。之后又添加了收藏内容,开办了报国寺的艺术展、收藏拍卖会和各种知识讲座。此地便形成了集市、展览场地和文物拍卖市场,常有小型拍卖会。拍卖师曾是一位从事编辑工作的书籍爱好者,被人称之“赵半尺”,意思是赞美他能在书画打开半尺后,就说出价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