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搜索引擎有超过6.6万条内容审核规则
The New York Times
报告表明,中国的审查机制不仅变得更加普遍,而且更加隐蔽。各大搜索引擎已建立起算法,对政治敏感内容进行“硬审查”。其中审查最为认真的是微软必应。
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众所周知,但一份报告量化了审查的程度,发现了超过6.6万条规则控制着人们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内容。
根据多伦多大学网络安全研究小组“公民实验室”周三发布的报告,至少从一项衡量标准来看,审查最认真的是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这是在该国运营的唯一一个外国搜索引擎。
报告表明,中国的审查机制不仅变得更加普遍,而且更加隐蔽。包括必应在内的搜索引擎已经创建了算法来“硬审查”被认为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搜索,不提供搜索结果或将结果限制在选定的来源,这些来源通常是遵循共产党路线的政府机构或国家新闻机构。
“如果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你可能得不到任何结果,但如果你的搜索受到这种自我审查,那么你看上去像是得到了正常的结果,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公民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报告作者杰弗里·诺克尔说。“你获得的结果仅来自一些事先批准的网站。”
该组织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八个提供搜索工具的网络平台:搜索引擎百度、搜狗和必应;社交媒体网站微博、抖音、哔哩哔哩和百度知道;还有电商巨头京东。
所有这些平台都受到广泛的法律限制,长期审查犯罪活动、淫秽、色情、暴力和血腥内容,此外还有几乎所有被视为威胁共产党统治和社会稳定的政治、种族或宗教内容。
最近还扩展到限制诽谤国家英雄或烈士、非法代孕以及有关北京新冠疫情的误导性或虚假信息。
每家公司都建立了机制来遵守政府不断变化的限制。
报告发现,微博对“中国间谍气球”的搜索结果加以限制,这样一来,寻求了解美国2月击落侦查气球事件的人只会看到来自中国官方信源的信息。
百度曾屏蔽所有关于以下内容的搜索结果: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在习近平3月访问莫斯科前几天发布的对俄罗斯总统的国际逮捕令。
报告称,中国科技公司采用的规则比必应更多,必应是中国允许的为数不多的外国科技平台之一。但与百度相比,必应的规则范围更广,影响的搜索结果也更多。一般来说,他们还限制来自更多域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