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总价包干”遭遇“面积缩水”,法院这样判](http://img.xinmin.cn/xmwb/2021/10/NEM1_20211020_C0326858837_A3010121.jpg)
当“总价包干”遭遇“面积缩水”,法院这样判
Xinmin Evening News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朱春叶 王晓霞 记者 袁玮)虹口区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原被告在完成展览布置结算尾款时,就工程量的测算标准产生分歧而打起官司。
图片来源:东方IC
2019年12月,靠普公司承接了一处艺术布展,业主委托其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生态艺术秀”,包括冰川、草原、山地等多重模拟场景的墙绘、布置等工作。精心挑选后,靠普公司选择了完魅艺术公司作为搭档,双方签订合同,载明由完魅公司负责墙绘、艺术场景设计制作及布置,合同价款分期支付,并约定了具体的面积及单价。
不料几个月后验收通过,尾款的结算却遇到问题。在合同中,双方言明布展总价为55万余元,在前期27万元款项到账后,面对完魅公司的一再催促,靠普公司却迟迟不肯结清尾款28万元。“合作伙伴”就此翻脸,来到法院打起了官司。
靠普公司称自己并非拖欠尾款,而是对尾款金额不认可,验收时,冰川、草原及山地等展区的墙绘背景及造景面积均小于合同约定的面积。根据现在的测量数据,在扣除已支付的价款后自己只应该继续支付20万元。而完魅公司却坚持尾款的给付标准应以合同约定的金额为准,在布展期间的交流过程中,对方就工期和总款项提出要求,给出的应属“包干价”,合同并未约定以实际面积测量为计算承揽价款的依据,且双方在项目验收过程中一直是认可的态度并按约支付进度款,如今项目结束对方却以此作为理由拒付尾款,显然是不合理的。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