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唱山河,国话群星演绎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https://bj--bjd--com--cn--01057tkaa93fe.wsipv6.com/images/202210/03/633a42b3e4b0180245b83afe.jpeg)
弦歌不辍唱山河,国话群星演绎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
Beijing Daily
10月1日至7日,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剧由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集结了来自戏剧、电影、音乐、美术、多媒体等各领域优秀创作者,以及众多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以舞台加多媒体装置影像共同表演的形式,通过光与影、演与歌的诠释,展现了抗战中众多文艺前辈和他们的经典文艺作品,致敬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伟大文化先驱。
独特文献剧打造剧场版“故事里的中国”
《抗战中的文艺》 以波澜壮阔的笔触,展现了1931年至1945年,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为寻找中国的出路,用文艺的方式求索与奋斗,最终在抗战结束之际,汇聚延安,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引下,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田沁鑫导演带领着众多艺术创作者,在屏幕中探索表演的新空间,在舞台上实验影像的新形式,为观众们呈现出一部别开生面的剧场版“故事里的中国”。
作为一部独特的“文献话剧”,该剧不仅是一场话剧演出,也是一场装置影像艺术与戏剧艺术结合的实验。整个舞台空间简洁,但变化丰富,上方是一块巨大的宽银幕,下方还有九块可自由组合变换的小屏,既可成为一体,又可以拆分为不同场景。通过特写、近景、远景等丰富影像视角,针对各种史实资料进行不同艺术处理,渲染时代氛围;同时借助音乐、美术等各种元素,在舞台上呈现出了一座追溯抗战文艺精神风貌的多媒体“文献博物馆 ”。
影像加舞台演绎“中国现代历史文化课”
舞台上,既有历史中的群像 ,也有集体中的个人。演员们既要分别扮演抗战史上的文化名人,还要担任歌队讲述人的任务,时而是带着各种方言的角色人物,时而又是历史的叙事者。从深蓝的长衫,到浅灰色的中山装,再到深浅不一的西装,他们在既有厚重历史感又很有当代质感的舞台环境中,穿越岁月,观照当下,用充满激情的青春气息,表达着诗化的理想主义,也将剧场变成了丰富生动的中国现代历史文化课堂。
段奕宏饰演鲁迅,田雨饰演茅盾,李光洁饰演夏衍,孙红雷饰演金山,廖凡饰演巴金,陈建斌饰演老舍,辛柏青饰演冼星海,王挺饰演田汉,赵阳饰演郭沫若,宋佳饰演萧红,万茜饰演丁玲,佟大为饰演贺敬之, 邢佳栋饰演李辉英,罗一舟饰演聂耳,关晓彤饰演秦怡,吴谨言饰演张瑞芳……无论是影像中,还是舞台上,由国话群星扮演的众多前辈文艺名家,将一个个教科书上沉甸甸的名字,变成了鲜活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抗战时期的文艺先驱,以各种方式讲述着自己的人生、作品和艺术态度。从东北到上海,从北平到重庆,再到延安,他们以小说、戏剧、诗歌、音乐、电影、美术等各种形式作为工具,宣传抗战,寻找中国文艺出路的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