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瓷、牙雕、外销画……清代“广州货”展到上海 看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http://img.xinmin.cn/xmwb/2021/8/NEM1_20210829_C0326718564_A2943150.jpg)
广彩瓷、牙雕、外销画……清代“广州货”展到上海 看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Xinmin Evening News
广州和上海,都是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州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正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的“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品”展,集合广州博物馆近年来新征集文物及最新研究成果,甄选清代至民国广州工匠制作的广彩瓷、牙雕、贝雕、银器、织绣、石湾陶、外销画等外销品,反映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图说: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下同) 广州在秦汉时期即是中外经济文化交往的前沿;18世纪时因“一口通商”政策而在中国对外贸易中长期占据首要地位。“海贸遗珍”巡展来沪,上历博(上革博)对原有展览体系进行了重塑提升,将展览内容分为“一口通商 行商巨贾”、“外销珍品 琳琅满目”两个单元,通过十三行行商、满是广州货的美国船长家、外销画画室三个故事,将各类外销品串联起来,并以此表现中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展出的110余件展品中,有50余件展品是首次展出。 如清代贴象牙人脸彩绘广州风景人物纹故事图折扇,扇骨为象牙,外骨上下浮雕山水人物,纹饰繁密,层次丰富,锋棱毕露,内骨轻薄片状,以牙丝纹铺地饰山水人物纹,凸显广州牙雕工艺特色。扇面以彩绘官邸庭园人物及广州风景为主题,人物面部用象牙贴绘。 在“一口通商 行商巨贾”部分,讲的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在此政策下,享有对外贸易特权的潘启官、伍浩官等行商,因经营得当,以财富称雄天下。十三行行商潘振承因其信用与同文行的贸易额成为中外公认的行商领袖,外国人称呼他与他的继承者为“启官”(khequa),并将所有的十三行行商称为“官”。潘启官、伍浩官依托十三行这个枢纽,将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物品销往全球,也将中国文化输出向世界各地。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