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林肯与王毅在慕尼黑会面,对抗意味明显
The New York Times
中美恢复因气球事件中断的外交接触,但双方的激烈交锋表明两国继续坚持强硬立场。美国曾称希望通过此次会晤重新安排布林肯访华计划,但两国均未提起此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六晚在慕尼黑与中国最高外事官员举行了一次被美国官员描述为对抗性的会面,布林肯警告中方,中国的侦察气球飞越美国的事情“绝不能再发生”。
布林肯还警告北京,不要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物质支持”,他后来表示,中国现在正在“认真”考虑这种可能。
华盛顿与北京的外交接触曾因气球事件中断,这次会晤恢复了双方的接触,美国对会晤的描述完全没提中国官员王毅是如何回应的。但中国官方媒体对会晤的简短报道描述的是同样激烈的交流。
据中国官媒描述,王毅说,“解决滥用武力(他指的是美国在南卡罗来纳州沿海将中国的大型气球击落)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是美国的责任。
对会晤的这两种描述表明,气球事件发生两周后,华盛顿和北京都在坚持强硬立场。美国官员曾明确希望,通过这次会晤找到一条让布林肯重新安排访华的途径,这将是美国国务卿多年来的第一次访问。中国气球从蒙大拿州向美国东部飘越时,布林肯突然取消了原定的访问。
值得注意的是,两国都没提为布林肯访华寻找新时机。布林肯还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表示,他“非常清楚、非常直接”地与王毅谈了气球事件,王毅在会晤期间“没有道歉”。这是对中美关系也许已经跌到50年来最低点的又一个提醒,半个世纪前,尼克松总统打开了与中国领导层的沟通渠道。
虽然拜登总统经常说他渴望建立一种激烈竞争但不发生冲突的美中关系,但在每年都有外交官员、情报官员和立法者参加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许多人表示了担忧,对气球事件的处置让人们看到,哪怕是一起没有人员伤亡的事件,双方也未能阻止它进一步升级。
在举行会晤数小时前,王毅在慕尼黑会议上发言,令许多在场的西方官员惊讶的是,他再次强调了中国的说法,即气球是被风吹离航线的“民用”研究飞艇,还把美国将气球击落的决定称为“荒谬且歇斯底里”。
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资深官员王毅周六在慕尼黑会议上发言时,把美国对中国间谍气球的反应称为“歇斯底里”。 Odd Anderse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美国国务院在描述布林肯传递给王毅的信息时写道,美国“不会容忍任何侵犯我们主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空监视计划已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中国的气球曾经侵入过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领空”。
击落气球后,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已收回了气球上的大部分设备(气球的有效载荷相当于一架小型支线客机)。美国官员表示,他们打算将他们发现的有关传感器的详细信息公之于众。官员们表示,气球仍在空中时就能看出上面载有监视设备,与中国声称它是一个气象气球的说法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