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奥秘:基因变异次数研究揭示衰老线索
BBC
研究发现,动物的寿命同它们的基因密码变异速度有关,这被科研人员称为一个“意义深远”的发现。
研究发现动物的寿命同它们的基因密码变异速度有关,科研人员称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发现。
研究人员发现,从老虎到人类,哺乳类物种从出生到衰老、死亡为止经历的基因变异次数大致相同。
这项对16个物种进行的研究表明,寿命短的动物更迅速地用尽了允许的基因变异次数。
研究人员说,这有助于解释衰老,也能帮助人们解开恶性肿瘤的谜团。
专家称维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上述研究发现“令人震惊”而且“发人深省”。
基因变异指关于我们身体成长和管理的相关指令,也就是DNA当中发生的变化。
长期以来,变异一直被当作癌症的根源,但是数十年来关于变异是否对衰老有重要影响一直存在争论。
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得到了“第一个试验性证据”,证明了两者的关系。
他们分析了预期寿命各异的物种基因变异的不同速度。研究人员分析了猫、黑白疣猴、狗、雪貂、长颈鹿、马、人、狮子、裸鼹鼠、兔子、老鼠、环尾狐猴和老虎等十几种动物的DNA。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老鼠在短暂的生命当中每年经历了将近800次变异,老鼠的寿命一般不到4年。
动物寿命越长,每年基因变异的次数越少。
狗每年的基因变异在249次左右,狮子为160次,长颈鹿99次。人类平均为47次。
研究团队中的亚历克斯·卡根(Alex Cagan)博士说,这种模式非常“突出”,而且“真的令人惊奇,兴奋”,研究中的所有物种在他们的寿命周期里的基因变异次数都“差不多是3,200次。”
他对BBC记者说,“尽管寿命不一,但到生命尽头哺乳动物都显示了相同数量的变异”。
“这个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来说还是个谜。”他说。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