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而言,井与胡同的渊源颇深!井也在北京有了特殊的意义
Beijing Daily
历史的长河中,井从未缺席过,掘一眼井,绿一片地,生机无限,有市有井才有了人间烟火。对于北京而言,井与胡同的渊源颇深,这也让井在北京有了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故事。随着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曾经作为生活内容之一的井,淡出了生活的舞台,甚至连记忆舞台都逐渐缺席了。
因井得名 光阴留痕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清代时北京内外城共有一千多眼井。如今,漫步在街巷胡同,仍然可以在不经意间寻觅到它们曾经的印迹和故事。
提起北京与井有关的胡同,年龄较长的非铜井胡同莫属。民国文人张次溪所著《燕京访古录》有载:“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有大铜井,井水甘甜,有黄井口一眼,外方内圆式,四周方八十八寸,厚八寸,由口至边,宽二尺,里口围圆三尺八寸。铜面上篆刻‘大元至顺辛未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十七隶字。下篆‘铁平章大铜井’六隶字。皆为阴文。”
没错儿,这条因井而得名的胡同,在元朝时就有了,现在分为大铜井胡同和小铜井胡同。查询史料可知,大都遣右丞雅克特穆尔对文宗有拥戴之劳,礼部尚书马祖常撰文并立功德碑于北郊,以昭示雅克特穆尔的功劳,这口甜水井也是雅克特穆尔因功受赏。而“铁平章大铜井”的“平章”又是何意?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因此,井上所载文字,既表明身份,也彰显功德。
当时雅克特穆尔获得的赏赐或许不止这口井,离井不远曾有一桥,它的名字与井不谋而合——铁平章桥。据《析津志》,今西海之西北方,有一名为“抄纸坊泓渟”的湖泊,东则为玄武湖,二者之间为铁平章桥。一井一桥,出行加日用,这赏赐还真给面儿!
可惜的是,雅克特穆尔留下的名声并不好。《续资治通鉴》载,在文宗一朝,雅克特穆尔手握大权,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一次宴会就要宰杀13匹马。此外,雅克特穆尔娶了40个媳妇,“荒淫日甚,体羸,溺血而死”。
因井而得名的胡同中,三眼井胡同最为朗朗上口。东起嵩祝院西巷,西至景山东街,南与大学夹道相通,北与吉安所左巷、横栅栏胡同相通的三眼井胡同,据说是源于乾隆年间的一口三眼之井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