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胜、滔搏两大体育零售巨头面临“闭店潮”
The Epoch Times
在全球运动鞋服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体育零售巨头宝胜国际和滔搏国际正面临大规模关店潮。两家公司均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在中国的重要代理商,但在品牌商DTC(直面消费者)战略加速推进的情况下,传统代理模式正受到严重冲击。
根据“宝胜国际”发布的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营业收入约184.5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8%;尽管毛利率从33.7%微增至34.2%,但店铺客流量下滑近三成,直接影响了销售表现。截至2024年底,宝胜在大中华区共运营3448家门店,较去年同期减少75家。
“滔搏国际”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其202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上半财年营收130.55亿元,同比下滑7.9%;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暴跌34.7%,至8.74亿元。此外,滔搏的门店数量持续缩减,仅在2024年上半年就净减少331家。
近年来,运动品牌纷纷调整市场策略,优先发展直营渠道。耐克、阿迪达斯等巨头在核心商圈开设大型旗舰店,同时积极布局线上渠道,包括天猫旗舰店、自营小程序以及抖音直播间等。这一趋势大大削弱了代理商的价格优势,使其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例如,北京三里屯商圈的变化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耐克旗下Jordan品牌在此开设全球第四家World of Flight旗舰店,而FILA与lululemon也在此抢占黄金地段。与此同时,运动品牌在奥特莱斯园区加大自营折扣店布局,凭借充足货源和更具吸引力的折扣,抢走了大量原本属于代理商的客流。
面对困境,宝胜和滔搏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宝胜加大线上投入,推动天猫、抖音等平台的直播业务增长,以缓解线下关店带来的冲击。然而,尽管直播销售额近几年翻倍增长,其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仍不到三成,难以根本扭转颓势。
滔搏则选择拓展品牌组合,增加HOKA、凯乐石和norda等户外及小众运动品牌,希望借此分散风险。然而,这些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仍有限,短期内难以填补耐克、阿迪达斯业务萎缩带来的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运动品牌正重新评估与代理商的合作关系。耐克新任CEO埃利奥特‧希尔(Elliott Hill)上任后,便开始重新梳理销售渠道,阿迪达斯CEO古尔登(Bjørn Gulden)也在2024年下半年访华期间强调,公司仍视经销商为市场发展主轴。
尽管如此,代理商的生存空间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宝胜、滔搏等企业或需加速转型,调整业务结构,以适应品牌直营与线上消费趋势加速发展的行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