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中国诗之岛”,谢灵运、孟浩然、韩愈等都曾留诗这里](https://bjrbdzb--bjd--com--cn--01057tkca49c1.wsipv6.com/bjwb/mobile/2023/20230711/20230711_021/20230711_021_38612.jpg)
它被称为“中国诗之岛”,谢灵运、孟浩然、韩愈等都曾留诗这里
Beijing Daily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瓯江入海口上游二十公里处,居温州市区北向江中央,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南宋以前,江心屿东西两塔之间隔有江水,名中川,中川有一礁石居于水面之上,孤屿得名于此。每逢海潮涨落时,中川水流特别湍激。建炎四年二月,宋高宗赵构驻跸江心屿东端普寂禅院,因东西两处隔有中川,来去极不方便,回去后,即派高僧释青了到江心屿住持龙翔禅院,填塞中川,以利东西两小屿互通。自此东西两屿即连为一体,大为方便了旅客游人。 江心屿与温州市区仅一水之隔,轮渡五分钟即到。屿上风景秀丽,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丰富,是温州地理文化上最有代表性的诗文化岛屿,称为“中国诗之岛”。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诗江心屿。李白、杜甫也以谢灵运诗中的江心屿为题,写有诗篇。江心屿上建有浩然楼、江心寺、东塔、西塔等建筑。现存之江心寺(即龙翔禅院)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寺中尚存宋高宗所书“清辉”二字碑。
1806年,拔贡陈舜咨(号春堤),着手订修《孤屿志》八卷,1808年刊刻成书,现存温州图书馆。
时间 春堤先生
江心屿办事处印制于2004年秋的影印版《孤屿志》。八开,五百五十页。张索题封签。此志书为清人陈舜咨(春堤)订修。影印版的纸张剔除了刻印文字在宣纸上的诗意,现代人工厂化的规范、高效,以牺牲时间之痕与形式诗意为前提。翻阅这本沉重的八卷影印合订本,我会辟出另一个时间通道来想象二百多年前的木雕版刻印本:字迹清晰。笔画清瘦。手感柔和。每一分卷,握在手上均有轻盈诗意。原志书如今被存放在温州图书馆的幽暗之处。书写的温度。沉睡的文字。现代建筑里存放古籍《孤屿志》,既是一个时间的隐喻,也是一个关于江心屿历史的半密闭时间盒子。去温州图书馆须经机场大道,市府路,世纪广场,府西路。图书馆内阅读人群中,极少有人去借阅它,伸手拿起它,阅读它。但静止的诗意,仍在温图存在着,每隔几年总有后人会慎重借阅。翻开。阅读。凡此类志书,雕版刻印工匠总是有着上等的细心,耐心。每印出一卷,即码齐,装订,线装勒出的书脊,手指拂过,传递给感官的线条走向与交接,感知无与伦比。这是一种装订历史、时间与书写的诗意手艺,仿佛即将开读前的精致短序,精致上好的书,上好的文字,阅读即心悸。于江心屿,于二百年前的辑录文字,阅读是重要的,想象也同样重要。
把深夜的灯光调暗,照到这卷影印版《孤屿志》上,云南游历归来的陈舜咨修订此书时,他是怎样翻阅案头的一本本旧志、古籍,铺开宣纸,手握毛笔,一字一字地辑写?一个文人书生,专注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书写、归类、辑录。传之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