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徐汇举办“汇讲坛——赓续红色文脉”
Xinmin Evening News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袁玮)徐汇区拥有2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可移动革命文物318件(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挖掘徐汇区历史文化资源,徐汇区人民政府新命名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决定命名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上海南洋中学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邹容墓更名为邹容纪念馆(邹容墓),黄道婆墓更名为黄道婆纪念馆(黄道婆墓)。在今天举办的“汇讲坛——赓续红色文脉”活动中,徐汇区为这些基地授牌。汇讲坛上,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吴海勇、南洋中学党委副书记郑蓉、邹容纪念馆策展人冯志浩、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围绕如何赓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展开了讨论。
图说:徐汇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徐汇区供图(下同)
吴海勇在2019年出版了《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这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创作方式叙述电影《风云儿女》的主创团队成员在烽火岁月中,围绕电影的摄制特别是电影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接续奋斗的感人故事。今天他分享了书里涉及徐汇的片断,“感觉徐汇对《义勇军进行曲》的横空出世做了很关键性的助推作用。”聂耳曾经住在徐汇区的淮海中路,1934年他到百代公司工作,“从住的地方,到百代小楼,他是步行上班的。”聂耳在创作过程中,歌词是换动过的,一个叫中国民族,一个叫中华民族,最后的中国民族改成了中华民族,这期间发生在徐汇的可能性比较大。
邹容纪念馆坐落在徐汇区华泾路868号华泾公园内,建筑为刘三故居黄叶楼,展览生动再现“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生平事迹,及其著作《革命军》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徐汇有三张名片,一直讲七百年看黄道婆,四百年看徐光启,近一百年的人物就是邹容。”邹容纪念馆策展人冯志浩说,2007年建了简单的邹容陈列室,2018年,徐汇区筹建了邹容纪念馆。“邹容留给我们的资料很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只知道他是1885年生的,几月份都不知道。做馆的过程当中寻访他曾经的足迹,到出生的地方,祖籍重庆,所有他经历过的地方。我们去他的档案馆查询,也没有查询到太多的资料。”目前留存的照片只有两张,两张照片放大了看以后发现两个人的脸型不太一样,而且一个人是单眼皮,一个人是双眼皮。所以当纪念馆要做邹容雕像时,给了冯志浩他们很大的困惑。他们去拜访邹容的后人,其实邹容本人是没有后人的,他去世以后他的族兄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他。纪念馆工作人员去看了他的后人以后,总结了他们脸型的特点,再经过一定艺术加工,结合他的性格特点,做了雕像。冯志浩还分享了邹容的“朋友圈”,张继、陈独秀、章太炎、章士钊、蔡元培、吴稚辉等大咖,都和邹容有关系。所以在民国时期,邹容的墓很多名人会去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