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 — 振荡天星:地球共轨小行星的神秘身世
BBC
一颗长度约为40米的小行星,在接近地球的轨道上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它是怎么来的?天文学家正在探究它的秘密,而答案很可能由中国科学家给出。
过去几年,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一个问题是:小行星振荡天星(Kamo'oalewa)究竟从何而来。
这颗小行星是在2016年被发现的,至今天文学家只知道它是一颗与地球共轨的小行星,其他却一概不知。
然而,新的研究似乎找到了探寻它神秘起源的更多线索:这颗小行星很可能是月球的一块碎片。
本杰明·沙基(Benjamin Sharkey)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也是最近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 他说:“如果它真的是一颗正常的小行星,那么它看起来就与我们预想中的正常小行星很不一样。”
亚利桑那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胡安·桑切斯(Juan Sanchez)也参与了本次的研究工作。他向BBC表示:“振荡天星可能是月球被陨石撞击之后反弹出来的碎片。”
要查清振荡天星的本质属性,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取样化验。这或许能在未来十年做到,但科学家认为从几个理由可以断定它出自月球的理论应该成立。
那么,振荡天星究竟是什么呢?
一颗“准卫星”
原本编号为2016 HO3的振荡天星在2016年被测绘天体的巡天计划(Pan-STARRS 1)位于夏威夷的一个望远镜发现。
科学家们用夏威夷语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字面意思为 “振荡的天体碎片”( Kamo'oalewa)。
它长约40米,严格按技术层面而言被划定为“准卫星”,而不是“卫星”。
桑切斯解释说:“作为行星地球的准卫星是一个与地球处于同轨状态的天体。因此,该天体虽然也围绕太阳运行,但仍然接近我们地球。”
与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所不同的是,振荡天星不是围绕地球运行,而是围绕太阳平行运行。因此,即便我们地球消失了,这块天体仍将继续在其目前的轨道上运行。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地球的五颗准卫星,但唯一一个被实际研究过的却只有振荡天星。
桑切斯介绍说:“它比其他已知的准卫星更容易观测。每年4月份,这个天体变得足够明亮,可以用大型望远镜从地球上观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