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反向讨薪”登热搜 业内人士解读
The Epoch Times
“银行反向讨薪名单不断拉长”、限薪、降薪、退薪……多篇文章在市场流传,在金融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将金融圈薪酬话题再次推上热搜。去年,中国银行等11家上市银行已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人民币。
所谓反向讨薪就是银行对员工过去几年的薪酬进行追溯的调查。银行已经发出去的钱,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向员工讨回来。
近期,先是有市场消息称,有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退薪、某国有大行总行降薪10%,随后又有“退薪贷”等段子在市场传播。
第一财经报导,2023年上市银行中有20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上市券商概念板块中,有29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
此外,银行“反向讨薪”的力度不断加码,规模攀升至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哈尔滨银行、天津银行等11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详细公布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
招商银行的“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2023年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涉及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4415人。
“降本增效”“反向讨薪”“被迫休假”“降薪”“追回绩效”……这些现象先后在大陆公务员、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领域出现,近年也出现在银行业,意味着该领域生存压力大。
“银行反向讨薪”被推上热搜榜,有网民质疑,“这种作法有法律依据?”
自媒体“焚书再观天下”的自我介绍为“多家上市公司战略、管理、品牌、营销顾问”。他表示,银行反向讨薪最终暴露的是金融行业在制度上所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说到底是管理上的问题。之前钱多的时候,根本就不考核业绩,使得乱发钱和发乱钱的现象满天飞。而现在银行的日子吃紧了,就向当时的违规行为进行清算。当时业绩不行反而拿高薪的员工们,现在被追讨薪酬。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