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算法:Netflix们是如何比我更早知道我的性取向的?](https://ichef.bbci.co.uk/news/1024/branded_zhongwen/98EC/production/_130784193_ellie-3.jpg)
大数据与算法:Netflix们是如何比我更早知道我的性取向的?
BBC
科技公司的推送系统对我们的了解,能够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多。它是如何做到的?
BBC记者艾莉·豪斯(Ellie House)出柜后,发现Netflix似乎早已知晓此事。这是怎么发生的?
我在大学二年级时意识到自己是双性恋,但科技巨头企业似乎在此之前几个月就已经弄明白了。
在那之前,我有过一个长期男朋友,并且一直认为自己是直的。说实话,那时约会并不是我的优先项。
然而,就是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Netflix影片,而且我越来越多地收到包含女同性恋情节或者双性恋角色的电视剧推送。
这些电视剧都是那些和我年龄相仿、背景相似、观影历史相似的朋友们没有被推送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其中一部特显眼的剧叫做《情牵你我她》(You Me Her),讲述了一对城郊的已婚夫妇如何接纳第三者进入他们的关系。这部剧充满了非异性恋情节和双性恋角色,被形容为电视界的“第一部多性别浪漫(polyromantic)喜剧”。
不单是Netflix。我很快就在其它好几个平台上也看到了类似的推送。Spotify向我推荐了一张他们称之为“莎孚式”(sapphic)的歌单——这个字眼是用来形容喜爱女性的女性。
几个月后,在TikTok上,我开始在我的动态中看到来自双性恋创作者的视频。
又过了几个月后,我从另一方面意识到,我自己是双性恋。这些科技平台到底发现到了哪些我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迹象呢?
当用户遇见内容
Netflix在全球有2.22亿用户,有数以千计的电影和剧集供用户观看,类别无穷无尽。但是,每个单独用户平均只会在一个月内观看六个不同类别的内容。
为了向人们展示平台认为他们会想看的内容,Netflix使用了一个强大的推荐系统。这个算法网络帮助决定将哪些视频、图片和预告片摆放在用户的首页上。
例如,《情牵你我她》被标记为类别码“100010”——显示在人眼前的标签则是“LGBTQ+故事”。
推送系统的目标是将使用平台的人与内容相匹配。
这个数字媒人会收集两边的信息并建立联系。比如一首歌的类型、一部电影所探讨的主题、电视剧中的演员,所有这些都可以被标记。在此基础上,算法会预测出一个人最有可能被什么内容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