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学位、装电梯、建步道……今年北京民生实事分工方案公布
Beijing Daily
《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日前在首都之窗正式公布,33件实事的完成时限和主责单位也对外明确。记者注意到,今年民生实事既涉及市民关注的增加学位、老楼加装电梯、养老助餐等“老”话题,也有滨水步道、暖心驿站等“新”项目。2023年,北京将建设100公里森林步道;在具备条件的20处公园实施“减围栏、促联通”;打通二环水系4处滨水步道断点,实现右安门至通惠河12公里滨水步道贯通。
2022年10月12日,南护城河缓缓流淌,沿河而建的滨水步道上,不时有行人慢跑、散步。邓伟/摄 资料图
2023年,北京将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新增托位6000个。另外,北京将新增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00个;新增养老助餐点150个。在全市3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发热等11类症状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指导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做好健康管理。
围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间);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300个小区、完工100个小区;力争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房产证“办证难”去年被首次列入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北京继续办理这一实事,将解决6.1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
首都市民办事、出行会更便捷。本市将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出60个“一证(照)通办”事项;推出不动产权证、机动车行驶证等20类电子证照在线查询调用;实现高校毕业生落户、住房公积金贷款、异地就医备案等5个场景“一件事一次办”;新增社保缴费、公积金补缴等22项“跨省通办”事项。
北京还将促进轨道、公交运行线网融合、时间衔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5条。通过进一步盘活居住区周边公共建筑停车资源,新增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场150处、停车位10000个。同时,利用人防工程新增停车位5000个。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会成为生活新常态。2023年,北京将新建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50处,改善优化城乡结合部公园10处,新增村头片林100处。另外,建设100公里森林步道;在具备条件的20处公园实施“减围栏、促联通”;打通二环水系4处滨水步道断点,实现右安门至通惠河12公里滨水步道贯通。
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北京将依托企业园区、大型商圈、银行网点、餐饮门店、连锁超市、加油站点等,推动新建公共区域职工之家60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驿站1000个。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地震灾害类谣言以及炒作社会民生话题等方面,相关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网络生态。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依法惩处造谣传谣行为,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涉春节春运谣言影响节日氛围。1月恰逢新春佳节,个别不法分子却借机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相关谣言,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添堵”。如春运高峰期,有人散布购票、出行等谣言,声称“购买‘加速包’可优先购票”“春运路上,山东聊城隧道多车相撞14人当场遇难”“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有意制造焦虑、误导认知。又如,个别网民或自媒体捏造所谓“2025年河南许昌、辽宁锦州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消息,歪曲相关地方政府通告内容。还有网民在春节前传播“山东青岛、新疆吐鲁番等地开展‘交警全城大检查’”等旧谣,此类谣言曾在全国多地传播且相关部门已多次辟谣,别有用心者仍冒用“交警大队通知”官方口吻再次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涉地震灾害和事故谣言干扰秩序。1月,新疆、宁夏、四川、西藏等地相继发生地震,尤其是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然而,就在各方全力抢险救灾之时,个别网民和自媒体通过拼凑网上旧图“移花接木”、利用AI造图“无中生有”等种种不法手段,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担忧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谣言“西藏定日县地震遇难265人”,罔顾真相编造虚假遇难人数;网传热图“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实为AI工具创作而成,传播者有意将其与西藏定日地震关联,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山西大同发生9.6级地震”等危言耸听的涉地震谣言,以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着火”“北碚缙云山又起火”等火灾事故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恐慌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