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乡日记·家乡之变:蜀道之行难变易
Beijing Daily
从“家乡之味”体味悠悠乡情,从“家乡之变”感受发展脉动。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是飞驰的动车组,是通达的高速路,是波光粼粼的大运河,是老工业厂房涅槃重生的文创园。本报今天继续刊出记者的回乡日记,一起感受眼前欣欣向荣的家乡之变。
1月23日(初二)晚7时,重庆江北机场,晴,零上10摄氏度。
先生的老家在重庆,今年春节,我随他一同返乡。临行前,先生发现机票价格降了不少,提前十余天订购的机票反倒成了“贵价机票”。在京多年,先生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回重庆前越早买票越好,最好是一放票就立刻买票,才能买到时间、价格适宜的票。这回,先生的思维定式被打破,临近春节,机票却降价了。
巴蜀之地以休闲安逸闻名,是无数游客的向往之地,但西南地区亦是山高路远,从东部沿海地区前往成渝地区并不方便。抢票,是许多在外漂泊的重庆人的必备技能。2011年开始,先生由重庆前往北京求学,搭乘火车出行,从重庆北站至北京西站,至少要花上一天一夜的时间。20小时以上的乘车体验并不舒适,先生总是要提前下载好整部的电视剧,以打发漫长的乘车时间。随着列车驶入深山隧道,眼前忽明忽暗,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在人昏昏欲睡时,车厢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或是飘来阵阵异味,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睡意又消失了。
即便如此,火车票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为了获得一张卧铺车票,蹲点12306网站的放票时间,狂按F5键刷新购票页面,不断尝试各种抢票软件……
2015年,随着渝利铁路等线路的通车,成都铁路局首次开行重庆北至北京西的高速动车组,北京与重庆之间的动车运行时间缩短至12小时30分钟。大清早从北京西站出发,晚上到家,还来得及和亲朋好友涮火锅。我也曾随先生坐过这趟动车,一天的旅程,用手机消遣消遣便可轻松度过了。
就在去年6月,北京和重庆之间的高铁速度又大幅提升。得益于京广高铁京武段提速至350公里/小时,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北京西至重庆北最快6小时46分便可到达,返乡车程一下子缩减了四个多小时。如今,北京与重庆之间共开行12趟列车,包括7趟G字头高铁。在乘车体验极大提升的同时,买票的难度也大大降低。正月初六,记者打开12306,发现初八当天重庆北至北京西的多趟列车均有余票,火车票的富余,也许也是机票降价的因素之一。
除了连接山城以外的世界,重庆本地路网也变得更为密集而畅达。重庆共有5A级景区10个,4A级景区131个,但由于早年公路铁路交通落后,旅人如想抵达一些深藏在大山里的秘境,少不了舟车劳顿、长途跋涉之苦。如今,那些前人曾用脚丈量的坎坷山路,变成了新的高速公路路网;一座座高铁新站,开在了景区门口。山峦起伏,江河阻隔,不再是人们出行的障碍。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地震灾害类谣言以及炒作社会民生话题等方面,相关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网络生态。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依法惩处造谣传谣行为,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涉春节春运谣言影响节日氛围。1月恰逢新春佳节,个别不法分子却借机编造传播涉春节春运相关谣言,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添堵”。如春运高峰期,有人散布购票、出行等谣言,声称“购买‘加速包’可优先购票”“春运路上,山东聊城隧道多车相撞14人当场遇难”“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有意制造焦虑、误导认知。又如,个别网民或自媒体捏造所谓“2025年河南许昌、辽宁锦州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消息,歪曲相关地方政府通告内容。还有网民在春节前传播“山东青岛、新疆吐鲁番等地开展‘交警全城大检查’”等旧谣,此类谣言曾在全国多地传播且相关部门已多次辟谣,别有用心者仍冒用“交警大队通知”官方口吻再次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涉地震灾害和事故谣言干扰秩序。1月,新疆、宁夏、四川、西藏等地相继发生地震,尤其是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然而,就在各方全力抢险救灾之时,个别网民和自媒体通过拼凑网上旧图“移花接木”、利用AI造图“无中生有”等种种不法手段,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担忧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谣言“西藏定日县地震遇难265人”,罔顾真相编造虚假遇难人数;网传热图“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实为AI工具创作而成,传播者有意将其与西藏定日地震关联,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山西大同发生9.6级地震”等危言耸听的涉地震谣言,以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着火”“北碚缙云山又起火”等火灾事故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恐慌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