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辉:国不泰民难安 习新年可行民之所盼?](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01/id13479668-GettyImages-1236495524-600x400@1200x1200-600x359.jpeg)
周晓辉:国不泰民难安 习新年可行民之所盼?
The Epoch Times
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外界进行了多方解读,笔者不想赘言。纵观其贺词,最大的感觉是虽然尽力寻找过去一年的亮点,希望让民众感受到“正能量”,但字里行间以及行文与前几年的不同,让人感到的却是对现况深深的担忧。 仅以贺...
仅以贺词的开头和结尾的祝福之语为例。今年贺词的开篇是“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结尾是“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
2021年新年贺词的开篇是“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结尾是“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2020年新年贺词的开篇是“在首都北京向大家送上新年的美好祝福!”,结尾是“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
2019年新年贺词的开篇是“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结尾是“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一同迎接2019年的到来。祝福中国!祝福世界!”。
或许,大家都已经发现了变化。三年的开篇都是“致以(送上)新年的美好祝福”,而今年却少了“美好”,只剩下干巴巴的祝福。中国人素来喜欢在年节等喜庆的日子说吉利话,祝福前加修饰词“美好”传递的是一种感情,而无任何修饰的祝福让人感觉到的只是官方的辞令,有一种疏离感。笔者不清楚是谁、是什么原因去掉了“美好”一词,难道是书记处专职撰稿人是怕引起不恰当联想,而有意忽略?
再看结尾。如果说2018年末和2019年末飞扬的文字透露的是充满着自信和期待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的话,那么2020年末,这种自信就有所收敛,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新年将至”,而到了2021年底,则变成了“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未来”可近可远,模糊的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对新的一年并没有很大的期待,其似乎更期待不可言说的未来。难道是期待中共二十大后习继续掌权的未来?
除此之外,结尾从2018年末的“祝福中国!祝福世界!”到2020年末的“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再到2021年底的短短五个字“祝福国泰民安”,折射的依然是降低的自信和并不美丽的心情。显然,其表述“国泰民安”使用的“惟愿”和“祝福”透露的就是目前的中国,国家不太平,人民不安乐。
2021年,在国际上,中共继续四处碰壁,遭到世界各国孤立。比如被排除在世界民主峰会之外;遭到美英德等多国外交抵制冬奥会;更多企业遭到美国制裁,中美贸易战并未缓和;立陶宛挺台、从北京撤离外交官;美欧日在台湾问题上更加强硬,公开警告北京莫要误判;美欧澳在人权问题上态度强硬,并继续采取实质性行动;美日印澳设立四边机制,针对中共武力威胁;非洲国家总统不给北京面子,习近平在中非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仅有五国总统出席;欧盟推“全球门户”计划,拟取代中共的“一带一路”;北京遭东盟国家呛声;国际追责中共病毒起源的声音此起彼伏;中共驻美大使秦刚采访被美媒集体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