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第一章 经济学的诞生
The Epoch Times
上文简略的将经济学的意义作了说明,并强调其主体是拥有行为能力的个别“行为人”,而这门学问的目的则在于增进每一个人的福祉。
《原富》的作者,也是通称为经济学的始祖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说:“经济学是在探索各国财富的本质和成因。”新古典经济大师马夏尔(A. Marshall, 1842~1924)则说:“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而更重要的另一面是研究人。”罗宾斯爵士(Lord Lionel Robbins, 1898~1984)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人如何在目标和稀少工具间作行为的科学。”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M. Friendman, 1912~2006)则简单的将经济学看做“一个特定社会如何解决其经济问题的科学。”而一九七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P. A. Samuelson, 1918~2009)说:“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选择,亦即如何运用稀少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财货,而且将它分配给人们消费。经济学是以成本和效益分析如何促进资源的使用。”奥国学派大师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则直截了当的定义经济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
尽管各位大师都以不同的话语来定义经济学,但他们却也都将重点置于“人”和其所处之“社会”,而且强调资源的“稀少”,以及欲望却是“无穷”的3,因而必须从事“选择”行为,所依据的准则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这是萨缪尔逊的标准说法,也是当今经济学教本的通用定义,毕竟它们都脱胎于萨缪尔逊那本销路曾经仅逊《圣经》的《经济学》(Economics)。4
必须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经济学所强调的成本是“机会成本”,除了包括有形的会计成本外,还要计入无形的隐含成本,譬如:经营商店者,除要考虑房租、进货成本外,必须计入自己若将时间受雇于他人可以得到的“薪水”或报酬。由此可知,虽然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强调的,却非经济学专用的,而是一般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应以此概念来求算成本,否则某些成本会被忽略掉。此外,对于成本的估计和计算,是行为者个人的主观决定。
综合各家的定义,本书采取米塞斯的定义,亦即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合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人的行为”,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准此,经济学的涵盖范围也就极为宽广了,小自生育、上学、交友、婚姻、就业、健康、上教堂、死亡等等个人的自身事件,大到经济成长、通货膨胀、充分就业等等整个社会的课题都涵括在内。应该再强调的是,所有的课题都环绕在活生生的“个人”,亦即以“人”为主体,而“人”是有思想、有灵魂、具主观价值的生灵,尤其应具备基本的诚信伦理道德。
既然如此,每一个人都可由自身想起,先自问:“我为何而活?”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尽管几乎每一个人一出娘胎都会以“哭声”来抗议降到人间,也似乎预知人生充满苦难、人是要来受苦的。但既然已经来到人间,如果不想自我了断(也不应该如此),就会有达到某种目标的希望。就因为要达成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标,每一个人才会时时刻刻的去作“行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吃更好的食物、穿更好的衣物、住更华丽的洋房、开名牌的汽车、听演唱会、旅行……,或是当慈善家济助别人,甚至于什么都不做而“闲着”。
尽管个人的标的之内容并不会相同,但却可将这些行为的最终目标以“满足”来涵括,也可以说是“幸福感”。满足或幸福的得到,最直截了当的是靠“消费”物品,这里的物品包含了“有形财货”和“无形服务”,前者如食物、汽车,后者如爱情、休闲。既然是物品,不太可能是天上掉下来,必须有人来提供。问题又来了,如何提供?要提供何种物品?又,为谁提供呢?这三个问题一般也就被认为是经济学的核心课题。
如何提供好像是只属于“供应者”或“生产者”的事,其实不然,生产者必须利用生产因素(或要素)才可以得出产品,而生产因素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两种,前者包含劳动的量和质,后者包括资本和土地(或自然资源)。因此,如何提供产品是由生产者和生产因素拥有者一起完成的,这也涉及生产因素到底要供应多少的课题,而生产因素的需求者是产品的生产者,而生产因素提供者则是因素的拥有者。而要提供何种物品呢?这也涉及物品的需求者和供应者双方的共同行为。至于为谁提供或生产呢?当然也有着供给和需求者双方了。
因此,经济学的三个核心问题都涉及供需两方,当然由他们共同来解决,而要使双方有交集、降低交易成本,必须有场所作为双方的遇合处,在经济学里,就以“市场”称呼这个供需双方发生交集行为的场所,亦即“交易的场所”。在市场中,供需双方经由互动就可得到答案,决定产品数量的市场就叫“产品市场”,决定生产因素数量的市场则为“因素市场”,有必要强调的是,“市场”是很自然地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