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史专家司马璐揭秘中共(15):“高饶事件”
The Epoch Times
“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简称“高饶事件”,是中共党内至今没有平反的几大冤案之一。
司马璐在《中共历史的见证》中为我们还原了这起冤案的来龙去脉。
1945 年中共七大,从来不是中央委员的高岗,当选七大第十二名中委。 国共内战期间,高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政委,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司马璐说,“高岗和刘少奇是中共七大后最受毛泽东欣赏的两个人,毛泽东认为,高岗较刘少奇在处理问题上更富于‘决断’。”
1952 年 8 月后,邓小平、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等人陆续调北京,高岗任国家计委,权位最为显赫,国家计委有“经济内阁”之称,与周恩来主持的政务院(即后日的国务院)地位平行,时人对高岗有“五马上京,一马当先”之赞。
1953 年初,毛泽东决定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散主义。3 月 10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周恩来名为政务院总理,实际上只能专管外交,其余政务院十六个部门,全划归高岗负责的国家计委领导。高岗已成为政务院(国务院)掌握实权的人物。
5 月 19 日,毛泽东写信给杨尚昆说:“嗣后,凡用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周恩来、薄一波都先后作了认真的检讨。薄一波是被斗争的主要目标,高岗作了较长的发言,集中攻击簿一波,但是高岗的真正对手是刘少奇,所以高岗故意把刘少奇说过的话,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加在薄一波身上,高岗这种斗争被称为“批薄射刘”。3 月间,高岗代表毛泽东,授意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说,中央准备召开八大,彻底改组党中央。高岗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要安子文草拟一份中央改组名单。安子文当时认为,高岗的话是绝对可以代表毛主席的,既然是毛主席的指示,安子文当然执行。安子文呕心提出两个不同的名单供毛泽东和高岗选择。
谁知名单不久就传了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数中央领导都在留心名举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谣言四起,怪话连篇。安子文成了代罪者。
高岗甚至扬言,自己将掌握政治局,刘少奇管人大,周恩来如果不行,他将把周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