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亚裔,他们对“平权行动”为何看法不同?
Voice of America
2015年,来自美国东西海岸的两个年轻人,同是生长在中国移民家庭,同是就读公立高中,同样申请美国常春藤大学。不同的申请结果使两个人的人生轨迹转向了不同的方向。
陈珊妮:“平权行动”让我如尝所愿入读哈佛
来自西海岸的陈珊妮20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历史和文学,重点是亚裔美国人研究。
“我来自旧金山,是中国移民的女儿。我父母在美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餐馆和服务业工作,所以我认为自己是工人阶级移民的女儿,也是第一代大学生,因为我的父母在中国没上过大学,”她告诉美国之音。
她高中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也没有获得毕业生代表的荣誉,但她认为,因为哈佛大学在招生时全方位的考量了她的申请,将她的族裔和家庭背景考虑在内,使她成功进入梦想中的大学就读。
她说:“我在所有的申请材料中谈到我的背景、我的成长经历,集中在几个方面,主要是作为只会说一种语言的工人阶级移民的女儿如何影响了我为我的家人作翻译和倡导者的成长经历,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想要探索的职业类型,塑造了我的动机、我的抱负,以及我最终会成为怎样的申请人和学生。我真的很高兴我分享了我的完整故事。”
她对移民女儿的身份认同和对提升弱势群体声音的实践深入到她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参与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青年指导委员会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我参与了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会活动,我们举办社会意识周,真正参与不同的问题,我觉得提高那些不常被听到的人们的声音很重要。”
大学毕业后,陈珊妮成了位于旧金山的华人权益促进会教育公平项目经理。该非盈利组织旨在保护华裔美国人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促进美国的多种族民主主义。
徐东风:“平权行动”使我被梦想学校拒之门外
徐东风的父母1990年移民到美国。父亲创办了一家企业,但后来在大萧条时期关闭。母亲是会计师。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商业原则,并将所学体现在了他的高中生活中。这在他申请大学的个人论文中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