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市场中的贵金属: “真金白银”价值几何?](https://bjrbdzb--bjd--com--cn--ca49c18pd.3pco.ourwebpicvip.com/bjwb/mobile/2022/20220311/20220311_028/20220311_028_2814.jpg)
古代市场中的贵金属: “真金白银”价值几何?
Beijing Daily
从古至今,金银之类的硬通货在交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历朝各代都有自己的货币,但金银的价值一直未被低估,尤其是在纸币出现之前,最具保值作用的贵金属莫过于“真金白银”。那么,金银在古代市场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帝王馈赠 金银宝器
清代康熙年间成书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大型类书,其中关于古代货币的记载也十分详细。通过其中文献记载,我们也能了解古代黄金与白银的流通过程。
在此书的《金部汇考》中,有关黄金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商朝:“成汤二十一祀,发庄山之金铸币。”当时民生凋敝,商汤为了赈济百姓,就铸金币来缓解经济压力。根据这段史料,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了更详细的解释:“因桀无道,大旱七年,成汤祈祷桑林,天降大雨,又以庄山之金铸币,救民之命。”在当时,商汤的做法被视为贤明君主的德行。
不过,书籍上的记载,还不足以让我们了解黄金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扮演了何种角色。在先秦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金属货币,但并未进入日常流通,少量的黄金要么用于帝王对臣子的馈赠,要么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后世在成都金沙遗址发现的“金乌负日”和黄金面具,以及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的陪葬品曾侯乙云纹金盏,都说明在先秦时期,金器已经进入贵族的生活。
到了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布了《金布律》,将货币分为黄金、布帛、铜钱三种,并区分了它们各自的价值:“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这三种货币共同流行,最值钱的还是黄金。
到了汉代,大体沿用了秦代的货币分类思路,但黄金仍十分稀缺,并常见于帝王的赏赐中。比如,汉武帝曾看到天降祥瑞后,就把黄金铸成了特别的形状,类似天马的马蹄,并赏赐给诸侯王。《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太始二年春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袅蹄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这便是著名的马蹄金和麟趾金,后世在海昏侯刘贺的随葬品中也发现了这些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