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与偏见:新研究揭示外国口音英语可能受歧视的原因
BBC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致力找出人们为什么对带外国口音的英语有歧视和偏见的原因,探索如何减少这种偏见与歧视的方法。
每个人说话时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口音,特别是如果所说的语言并非母语。
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许多人由于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原因都要用英语交流。
我们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它反映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语言环境,本不应该有什么社会意义。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以口音来评判一个人,并歧视那些讲话带外国口音的非英语母语者。
这是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最近调查的结果。
该学院心理学讲师西里·勒瓦利(Shiri Lev-Ari)在英国学术分析网站“对话”撰文介绍调查结果和减少口音歧视的对策:
外国口音的负面印象
对英国和美国讲英语者的调查发现,尽管某些口音--例如法语口音--听上去更加令人愉悦,但总的来说,人们对外国口音的印象往往是负面的。
比如,如果销售人员有外国口音,人们会觉得他们知识少,并且缺乏说服力。还有研究还显示,人们不大可能推荐或提升有外国口音的人。
有趣的是,这种歧视与该外国口音是否被认为更可取没有关系。
例如,同外国口音相比,听到由英语母语者推销咖啡店现金券,人们似乎更感兴趣,无论那种外国口音是否是上面提到的人们更喜欢的法语口音,或是中文口音。
偏见的部分原因似乎来自外国口音意味着说话者是“圈外人”这样一种事实,即某人不属于自己通常的交往圈子。人们总是喜欢自己圈里的人,而不是圈外人。这一行为开始于婴儿时期,它可能意味着某人是否熟悉以及是自己“社交群体”一部分的直接暗示。
不仅仅是偏见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人们没有偏见,但还是可能歧视非英语母语者,
这是因为人们在听外国口音时感觉更难,其发音跟母语规范不同,包括那些我们并不讨厌的口音。如果口音让人难听懂和消化的话,人们就不太容易相信其所表达的信息。
同样,人们对一些像“太阳每小时缩小5英尺”(约等于1.5米)这样琐事声明录音的态度也很相似。相比由一位有波兰口音的人说出来,如果由英语母语者来朗读,参与者认为这可能更是真的。